• 科技动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应睐青年PI培训班”(第Ⅱ期)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11-16    浏览次数:

11月15日,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主办、我校承办的“应睐青年PI培训班(第Ⅱ期)”圆满落幕。本次培训旨在通过系统性课程,助力青年科学家实现从研究者到团队领导者的角色转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9名优秀青年学者参与。培训班由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孟飞龙研究员主持。

作为承办单位,我校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全面保障。邹卫国副校长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和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讲话中强调,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我校始终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希望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为青年学者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并欢迎广大青年人才来校发展。

本次培训在延续学会育人传统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培训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进行专题分享,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丛照教授(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路)、清华大学李丕龙教授(和相分离一起成长)、学会常务理事杨弋教授(我的学术道路选择),以及《自然·生物化学》资深编辑宋宜云(从编辑视角看科学论文的写作与发表)、零导力公司创始人何辉(PI领导力提升课程)、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许琪研究员(谈谈做导师的体会)等。通过闭门研讨、案例分析与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围绕团队建设、科研合作、项目申请、论文发表等青年PI普遍关注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提供实用建议。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我校陈国强院士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林院士在百忙之中与青年PI进行面对面交流。陈国强校长以“把握时代际遇,做更好但不精致的自己”为题,鼓励青年学者遇逆境不忘希望,遇鲜花不迷方向,努力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的大写之人。李林院士的报告“结晶映甲子,初心照未来”则以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一里程碑成果为例,深入阐释了我国科学家勇攀高峰的“胰岛素精神”,激励青年学者锤炼挑战前沿的科学素养与学术品味。

作为海南省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校始终致力于为科技人才搭建成长平台。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既是学校服务国家人才战略的具体实践,也是提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继续支持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为加快建成高水平医科大学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