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学生工作 » 活动风采 首页»

逐光青藻——我校“三下乡”实践团队启动虾青素防治糖尿病机制研究课题

7 月3 日上午 9:00,我校第一临床学院 2024 级精神医学专业“三下乡”实践团队正式拉开暑期课题研究的帷幕,本次研究聚焦于“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虾青素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该团队由王铭担任负责人,陈柏瑜、钟柯潍、许方淳、许东旭组成,在高新征副教授、张显芳实验师的全程指导下开展研究。

上午 10:00,启动会准时召开。首先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糖尿病的严峻现状。糖尿病作为全球高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数量已超 4 亿人,其中 2 型糖尿病占比超 90%。他指出,现有降糖药物虽能一定程度控制血糖,但存在诸多副作用局限,如胃肠道反应、低血糖风险等,这使得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而虾青素作为超强抗氧化剂,前期实验已显示其可改善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症状,如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这为后续研究留下了广阔空间。

老师强调,传统研究多聚焦单一靶点,试图通过精准干预某一特定分子来达到治疗效果,但这种策略往往忽视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复杂性。而天然产物的优势恰恰在于其多靶点协同作用,能够从多个层面、多个环节对疾病进行干预。此次研究创新性地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整合多数据库信息构建“成分 - 靶点 - 疾病”网络,再结合分子对接技术验证关键节点,有望为虾青素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提供系统全面的阐释,为后续的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下午 2:30,团队成员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明确分工协作。王铭作为团队负责人,负责统筹协调整个项目进度,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陈柏瑜、钟柯潍承担起数据库检索与网络构建的重任,他们需要从海量的数据库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数据,并将其整合构建起复杂的网络模型;许方淳、许东旭则专注于分子对接与可视化工作,通过先进的计算模拟技术,直观呈现虾青素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提供关键证据。

据悉,团队在启动会之前已完成前期基础工作。他们从 PubChem 等权威数据库筛选出虾青素相关靶点 100 个、糖尿病相关靶点 2359 个,通过韦恩图比对,精准锁定 59 个交集靶点。这些交集靶点如同隐藏在复杂疾病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续探索虾青素防治糖尿病的奥秘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随着研究的逐步推进,相信该团队能够在“三下乡”实践中取得丰硕成果,为糖尿病防治领域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