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岁岁重阳又至。10月28日下午,我校“跨越国界·共建家园”国际青年志愿服务团队(以下简称“国际志愿团队”)带着医学专业优势与跨文化温情,走进苍西村,参加“情暖重阳 浓情敬老”主题活动。此次活动由龙华区委组织部、龙华区民政局、城西镇委镇政府的指导下,苍西村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联合14家共建单位举办。
活动中,我校国际志愿服务团队为辖区200余名居民尤其是长者群体,送上一场兼具“专业温度”与“国际暖意”的节日服务。
下午四点半,伴随着《中华孝道》的舞蹈旋律,文艺汇演正式拉开帷幕。在后台候场区,巴基斯坦籍志愿者潘司阳(KHAN MUHAMMAD HARIS NAWAZ)与印度尼西亚籍志愿者廖珤青(JANE FLORENZA)正忙着协助社工颜苓芹开展工作。
游园互动护航:分岗协作解难题,跨国温情暖人心
文艺汇演落幕,趣味游园活动随即热闹开启。国际志愿团队的留学生们早已按分工抵达各个游戏区,用行动守护长者的游园乐趣。在“趣味保龄球”区,巴基斯坦籍志愿者程飞飞(ARSHAD NIMRA)正协调其他两位志愿者们忙着摆放保龄球道具。看到78岁的张奶奶想参与却因行动不便犹豫时,她立刻上前扶住奶奶的胳膊,耐心讲解规则:“奶奶,您拿着这个球,轻轻往前推就好,我帮您扶着。”在她的鼓励下,张奶奶成功击倒3个球,开心得连连拍手,程飞飞也跟着笑起来:“奶奶您真棒!’‘小球‘夹’好运”区里,巴基斯坦籍志愿者陆则一(BILAL HAMMAD)默契配合小朋友一起拿起筷子夹小球,佐雅(CHAUDHARY ZOYA)举起印章,在卡券上认真盖下打卡印记,还不忘用手比个“耶”的手势。最热闹的“套鸭子”区,巴基斯坦籍志愿者罗彬(KHALID BILAL BIN)、世杰(MUNEER SIRAJ)严格把控秩序:罗彬在场地外围划定排队线,场地内把控鸭子行走路线,用中文和手势引导长者按顺序参与;世杰则负责发放套圈,还特意提醒“每人3个圈,慢慢扔,看准了再投”。而在拍照打卡区,老挝籍志愿者康善(CHONGCHUEKENGTHOR KAOXOUA)和杨颖(PHONGMANY SOUNITA)、柬埔寨籍志愿者宋碧妮(SVAY KUNTH PIDOR),成了居民们的“专属摄影师”。康善举着手机,耐心帮长者调整姿势,还教长者比“爱心”手势;宋碧妮则拿着“重阳安康”“敬老爱老”的手举牌,帮长者搭配拍照道具,偶尔还会用老挝语、柬埔寨语说一句“身体健康”“节日快乐”,引得长者一阵好奇声“小姑娘,你说的是什么呀?真好听”,现场笑声不断。在便民义诊区,国际志愿团队的留学生们充分发挥医学专业优势,协助苍西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开展服务。
跨文化交流:以服务为桥,共悟敬老美德
老挝的康善在活动后分享道:“在老挝,我们也有关心老人的传统,但中国的重阳节让我感受到更浓厚的敬老氛围。能在这一天陪他们聊天、一起做游戏、帮他们整理物品,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印尼的廖珤青则表示,她已经把活动中的照片发给家乡的家人,“我告诉他们,中国的社区很温暖,大家都很尊重老人,我以后还要参加更多这样的活动。”国际志愿团队负责老师虞凯惠介绍,此次参与服务的留学生志愿者,都提前参加了志愿服务培训,学习了与长者沟通的技巧和重阳节的文化习俗,“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留学生们既能发挥专业所长,又能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同时用跨文化的温情,为长者们送上不一样的节日祝福。”
夕阳西下,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落幕。国际志愿团队的留学生们与社区的长者和小朋友挥手告别,不少长者还特意叮嘱“下次还要来呀”。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青春身影,用热情与专业,在苍西村搭建起一座跨文化的“敬老之桥”,让这个重阳节不仅有传统的温情,更有国际友谊的暖意。
据悉,我校“跨越国界·共建家园”国际青年志愿服务团队还将继续联动社区,开展专场冬日养生志愿活动,通过健康养生讲座、养生知识手册发放、冬日茶饮等形式,把医学关怀送到长者身边,让跨越国界的爱心,持续温暖更多长者的晚年生活。未来,团队还将围绕“医学+文化”核心,推出更多贴合社区居民需求的志愿服务,让跨越国界的爱心跨越四季,持续温暖社区居民生活。

拍照打卡区,老挝、柬埔寨、印尼的三名志愿者协助居民拍照

柬埔寨志愿者宋碧妮派发义诊宣传单

“趣味保龄球”游戏区,志愿者正在整理游戏道具

套圈游戏现场

“小球‘夹’好运”游戏现场

“套鸭子”游戏现场

海南医科大学国际青年志愿者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