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5月11日消息(记者 杜倬荷)近日,海南医科大学推出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计划(以下简称科创计划),投入1000万元,设立100个本科生科创项目,每个项目给予10万元经费支持,以期建立本科生“早进科研、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育人模式。
据了解,海医本次推出的科创计划有三大创新亮点。
一是打破准入资格的“隐形门槛”。此次科创项目申报实行“零门槛”申报与师生双选机制,学生申报不设成绩排名限制,不设既往业绩要求。只要是大二年级以上学生,学有余力且有好奇心,对科研有兴趣,即可申报。
该计划打破了传统科研项目“唯成绩论”和“学霸”的“隐形门槛”,鼓励和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通过“导师-学生”双向选择机制组建团队,每个项目配备1名导师及3-5名学生。
二是摒弃成果评价的“唯论文”枷锁。项目考核推行新型评价机制,创新建立“科创日志+月度报告”全过程追踪体系。学生需定期记录科研进展,导师每两周召开团队会议指导。结题成果可采用多样化形式呈现,验收通过即可获得1.0-1.5个第二课堂学分。
三是打破经费使用的“条条框框”。项目实行“以信任为基础”的经费自主使用权限。每个入选团队将获10万元科研经费,每年立项约100个团队,支持项目周期为2年,中期考核不合格者将被终止资助。优秀项目不仅可获推荐参加国家级赛事,更享有下一年度优先资助资格,形成“培育-提升-产出”的可持续创新链条。
值得关注的是,该校本科生科创计划与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同步推进,同样投入1000万元经费,支持100个科创项目,同样不唯论文的考核方式,真正推动形成“师生共进、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据悉,此次科创计划旨在培养更多会“提出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的优秀学生,培育更多不仅“会做科研”而且更加“热爱科研”的未来学者,为海南高等教育改革再次贡献“海医样本”。
原文链接:https://rm-xhn-1.hinews.cn/page.html?newsId=2700696&siteId=11&mediumTypeId=1&siteLayoutModuleArticleStyleId=0&siteLayoutModuleId=0&firstLevelLayoutModule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