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第八次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2025年海南省“五四”表彰会隆重举行,我校2012级中医学专业校友、澄迈县中医院副院长吴维炎凭借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医药传承、科研创新及青年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卓越贡献,荣获“海南省先进工作者”及“海南青年五四奖章”两项省级最高荣誉。


作为扎根基层近十载的“年轻老中医”,他以创新实践推动中医药服务下沉,用青春热血诠释医者担当,成为海南自贸港基层医疗改革的青年标杆人物。

扎根基层:为当地群众解除病痛
吴维炎校友于2017年毕业后扎根海南,长期致力于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他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敬业精神,在中医临床诊疗、学术研究及公共卫生服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深受患者信赖和同行赞誉。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推动中医药特色技术普及和黎族医药的挖掘传承,为提升海南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医疗诊治中,他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无论是深夜出诊,还是日常诊疗,他都用精湛医术和耐心态度,为基层群众解除病痛,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广泛赞誉。
从“零”到“标杆”:基层中医科的破局者
作为海南省首批农村免费中医定向生,吴维炎校友毕业后毅然投身澄迈县永发镇中心卫生院。面对中医科“零基础、零设备、零患者”的困境,他带领团队从零起步,仅用半年时间建成标准化国医馆,开设中医诊疗室、治未病中心、理疗室等,日均门诊量从不足10人跃升至超百人。2021年,永发镇中心卫生院与吴维炎校友分别获评“海南省最喜欢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海南省十佳基层医务人员”,其主导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模式被纳入海南基层医疗改革典型案例。“基层是中医药传承的沃土,更是医者实现价值的舞台。”吴维炎校友表示,未来将深化“中医药+黎族医药”双轮驱动模式,推动澄迈县中医院创建国家级基层示范中医馆,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
潜心科研:让黎族医药“活”起来
吴维炎校友在中医药科研创新领域同样成绩斐然,他积极参与创建黎医药分会,深入黎族聚居地,走访民间医者,收集整理珍贵的黎医药资料,挖掘编写黎医药著作,在黎医药文化挖掘与现代转化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主编或参编了11部黎族医药相关书籍,填补了黎医药理论体系的空白,其为黎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挖掘黎族医特色外治法沉艾灸应用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优秀创新健康技术案例”,并研发“沉香艾条”“中药香囊”等5项成果获国家专利,惠及慢性病患者超万人次。2019年,他凭借“黎族医药文化传承与临床应用”相关项目获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由于其在基层医疗与医药传承工作中的出色表现,他先后荣获“南海新星”“澄迈县优秀人才”等称号,多次入选“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候选人,成为海南基层中医药青年优秀人才的标杆。
社会影响:中医领域青年人才模范
从“首批海南省医疗卫生人才‘南海新星’”到“海南省先进工作者”,吴维炎校友的荣誉簿上还镌刻着: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9)、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3、2024)、海南省首届基层技能大赛一等奖(2021);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现积极研发具有黎药特色的“黎药胆木牙膏”和“黎药痛风贴”等大健康产品;2022年海南疫情期间,牵头组建澄迈永发基层“中医抗疫突击队”,创新“中药香囊+穴位贴敷”防控方案,实现辖区内医护人员“零感染”。
作为海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导师,吴维炎校友连续三年为农村定向医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以“从病房到田埂”的亲身经历激励学子扎根基层。其指导的学生团队在海南省首届基层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2名毕业生已成长为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主任。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吴维炎校友用近十年的光阴,将青春热血挥洒在基层医疗一线,以“医者仁心”守护百姓健康,以“匠人精神”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以“青年担当”赋能海南自贸港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医人的使命担当。他的荣誉是新时代青年中医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鲜活样本,期待未来有更多学子以他为榜样,在基层沃土中深耕细作,为母校争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