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科普 -> 正文

【心科普】如何打破“黑羊效应”的心理陷阱

发布日期:2024-10-28   来源:   点击量:

【心科普】如何打破“黑羊效应”的心理陷阱


黑羊效应


定义



“黑羊效应”是一种在社交群体中出现的心理陷阱,也被称为“替罪羊效应”,表现为一群人无故欺负另一个人,而其他人坐视不管的现象。


有群体出没的地方,欺凌与排挤就难以避免。“受害者”就像是白羊群里的黑羊,格外醒目,一举一动都能成为他人眼中被攻击的原因。


而“霸凌者”也不见得都是坏人,却被群体意识逼迫成为“持刀的屠夫”。

在一旁的旁观者则成了沉默的“白羊”,在闹剧中不敢发声。


黑羊(受害者)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对我?我明明什么也没做,却遭遇了周围人无故的攻击。”


屠夫(霸凌者)


“一定都是他的错,我们才是正确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制裁’他。”



白羊(旁观者)


“我目睹了部分或是全过程,但是又不想被牵扯进去,所没有采取任何有效行动。”



应对策略


受害者应对策略



首先,这并不是你的错,你完全没有理由为此遭受痛苦;其次,不要自己扛下这一切,你可以尝试求助,让周围人了解你正在经历什么;最后,正面回击是有用的,当你发现有人在欺负你时,你可以试着反击:“如果有什么问题,我想我们可以当面解决。”因为欺凌者往往是恃强凌弱的。



霸凌者改进措施



首先,要提高自我意识,很大部分的攻击是因为错误地表达了愤怒,当你感受到自己的攻击性时,要留心这种感受;其次,给自己一些时间进行改变,主动在生活里创造宽容的氛围,在给别人施压的时候,其实也给自己上了枷锁;最后,练习如何合理地表达自己,不喜欢某个人时,可以选择冷处理的方式,学会将心比心,如果欺负他,或许你也会成为下一个被无辜选中的“黑羊”。



旁观者应对策略



勇敢地站出来是非常重要的。有研究表明,当有人站出来时,50%以上的欺凌事件会在10 秒内结束。站出来意味着不一样,而这种不一样也会给我们带来压力。但是,如果能够阻止黑羊效应,“不一样”也没关系。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不同的


如果我们可以用同理心去理解和包容


你会发现


其实不同颜色的羊也能和平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