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值此收获与希望交织的时节,智能医学与技术学院于9月5日下午在崇学楼隆重举办2025级新生师生见面会。学院领导班子、各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代表与全体新生济济一堂,共绘智能医学教育新蓝图,开启青春逐梦新篇章。
名师领航,共筑育人基石
师生见面会在热烈掌声中拉开帷幕。学院辅导员苗晶囡老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以饱含期许的话语欢迎新生加入智能医学大家庭,并逐一介绍出席活动的学院领导老师。从深耕学术几十载的资深教授,到勇攀科技高峰的青年才俊,这支“梯队完备、德才兼备的师资方阵”,不仅是学院教学科研的核心力量,更将成为学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擘画蓝图,诠释学科真谛
第二联合(生命科学与智能医学联合)党委书记李春报同志殷切寄语新生,深刻阐释智能医学与技术学院的使命担当。他强调,智能医学绝非“医学+计算机”的简单叠加,而是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旨在培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推动医疗模式变革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李春报书记以“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训,勉励新生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智能医疗领域勇担时代使命。
智能医学与技术学院李霞院长为2025级新生大学学习生活指明方向。她指出,我院培养的是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同学们对专业学习之路任重而道远。会上,李霞院长系统介绍了学院目前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硕士点博士点建设、教材建设与科学研究等各方面情况。通过李院长的介绍,不仅让新同学们对学院和专业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也增强了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种子。

第二联合党委书记李春报同志讲话

李霞院长讲话
科学规划,铺就成长阶梯
在专业导览环节,各学科负责人以“立体化培养架构”为核心,系统解读智能医学工程的学科内涵与发展前景。学院精心构建的“厚基础、强交叉、重实践”课程体系,不仅涵盖医学基础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更通过案例教学、科研项目实战等特色模块,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真实医疗问题的能力。

王珍珍老师介绍生物信息学专业
在职业发展展望中,老师们勾勒出智能医疗的广阔前景:随着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智慧医疗应用的普及,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正成为医疗信息化浪潮中的“核心力量”;而医学影像技术、医疗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更对“医学+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求贤若渴。
针对新生们普遍关心的未来发展问题,学院教师团队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从考研、考博、就业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解读。他们鼓励同学们要尽早树立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业规划,充分利用学院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

林加论副院长介绍医学信息工程专业

李晋老师介绍研究生培养模式
同心筑梦,共谱时代华章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师生见面会的圆满举行,标志着2025级新同学正式融入了智能医学与技术学院这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大家庭。智能医学与技术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办学方向,秉承“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优良教风和学风,紧跟学校改革发展步伐,不断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25级的同学们必将在这里夯实基础、锤炼本领、追逐梦想,成为能够引领中国未来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的卓越力量。
供稿:院学生会网信部
初审:李流杰、苗晶囡
终审:李春报、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