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开幕式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举行。本届大赛以“技炫青春 能创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吸引了全球职业院校的优秀学子参与。海南医科大学智能医学与技术学院代表队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创新实践,在人工智能赛道中荣获银奖,展现了学院在医工融合领域的育人成果。
赛事聚焦:人工智能赛道首设本科竞赛组别
作为全球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重要板块,本届人工智能赛道首次突破传统赛制,除了面向高职、中职院校外,首次面向普通本科、职业本科、高中开设赛项,覆盖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这一创新模式不仅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化趋势,也为跨学段技术技能融合提供了实践平台。在42个参赛赛道中,该赛道成为唯一实现“全学段覆盖”的领域,共有来自全球的数百支队伍参与角逐。
学院团队:医工融合特色凸显实践优势
在智能医学与技术学院林加论和韩惠蕊老师的指导下,从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精心选拔出4名学生组成代表队。团队围绕“基于深度学习的胚胎形态学自动评估”主题,针对生殖医学领域胚胎质量评估效率低、主观性强等实际需求,开发了一套基于轻量化深度学习模型的自动评估系统,实现了对胚胎形态学参数的自动化识别与分级评估。备赛期间,两位指导老师全程陪伴、精准指导,四位同学分工明确,各展所长,有人专注数据标注,有人专注优化算法,有人专注开发轻量化部署平台,在无数次头脑风暴与实验迭代中突破瓶颈。备赛期间,团队历经多轮全流程实战演练,每个细节都反复打磨。决赛场上,他们沉着应对、配合无间,最终脱颖而出。这份荣誉,既是对师生积极备战的褒奖,也是医工人才育人模式成效的见证,更凝聚着学校对智能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与期待。
以赛促建:深化产教融合培育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智能医学与技术学院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聚焦“智慧医疗+人工智能”领域,构建了“课程实验-项目实训-竞赛实践”的三级培养体系,指导学生开展医疗信息化课题研究。银奖是阶段性的肯定,更是持续改进的动力。未来学院将进一步优化“医工交叉”课程体系,继续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通过竞赛驱动、项目牵引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与创新意识,为自贸港医疗健康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