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位工作 >> 学位点简介 >> 正文

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发布日期:2025-07-22    浏览次数:

海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学位点紧密对接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战略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求,依托学校在热带医学领域的学科优势与地域资源,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突出特色、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为核心,全面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一、学科建设基础坚实,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临床医学学科为海南省特色重点学科,2023年首次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5‰,标志着我校在临床医学领域的科研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学位点依托3所直属三甲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及12所教学医院,构建了涵盖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肾脏病、呼吸疾病、消化疾病等六大领域的临床诊疗与教学中心。同时,整合妇产、生殖、儿科、内分泌、急危重症、器官移植等23个优势专科资源,形成多学科协同、上下联动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平台。此外,学位点拥有近2万平方米现代化模拟教学中心、多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构建起“以教学为核心、以临床为依托、以科研为驱动”的协同育人体系。

二、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学位点实施“基础—临床—科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双导师制”,由第一导师统筹培养方案,临床带教导师强化实践训练,确保学生临床能力与科研素养同步提升。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基础与临床的融合、课程与思政的协同,全面推动新医科背景下的教学改革。

坚持以胜任力为导向,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在科研方面,强化循证医学思维训练和科研方法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及多中心研究。毕业生需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及住培结业考核,获得“双证”,并具备熟练运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将人文医学教育、职业精神和学术规范贯穿全过程,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思政教育实践、临床伦理讨论等方式,提升学生医学人文素养与责任意识。

三、科研平台完善,临床研究能力突出

依托高水平临床资源和科研平台,学位点科研创新活跃,具备较强的临床科研组织与转化能力。导师团队中高级职称比例超90%,汇聚国家、省级高层次人才,涵盖医学基础与临床多个专业方向。近年来,研究生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及多中心临床试验,聚焦热带重大传染病、肿瘤精准治疗、慢性病综合干预等领域,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促进科研与临床的深度融合。

此外,学位点高度重视临床研究规范管理与方法培训,建立了临床研究培训机制、统计与伦理支持团队、临床病例数据库,为研究生科研训练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科研训练,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及研究设计能力显著提升。

四、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医疗发展

海南医科大学作为海南省唯一一所医学本科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学位点始终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主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与海南自贸港建设,承担海南省90%以上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在临床技术推广、基层医疗提升、紧缺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五年,学位点研究生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住培结业考核通过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人才质量稳中有升。

学位点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医教协同,与国内外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机制,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助力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临床医学人才。

五、持续改进机制完善,发展动能稳步增强

为不断提升内涵质量与治理水平,学位点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形成教学督导、学生反馈、临床轮转考核、导师绩效评估等闭环机制,确保各环节有据可循、质量可控。同时,注重总结典型经验,推动制度建设与信息化管理,促进人才培养与学位授予质量持续改进。

展望未来,海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学位点将进一步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临床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与内涵建设,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为健康中国战略和海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