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隶属于海南医学院二级教学单位,是学校成立最早的学院之一,是中华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学院海南分院、海南省医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也是建设中的国家级全科实践教学示范培育基地。学院扎根基层,足迹踏遍海南各层级医疗卫生机构。
全科医学科获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学科声誉榜提名,全科医学专业华南地区排名第一。学院成立了涵盖“校本部—医院—社区”三支全科医学教师队伍,建立了“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全科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5+3)”“基层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等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为基层打造合格的“健康守门人”。依托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全日制学历教育:临床医学(农村订单定向)1个本科招生专业和1个专科招生专业。
学院秉承“厚德、严谨、博学、和谐”的海医校训,弘扬“自强不息、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海医精神,打造以“崇德尚能、知行济世”院训为核心的学院文化价值体系,打造“三个一”学院(一个团队:红色“狼队”;一种精神:“红旗渠”精神;一个口号:保证完成任务),遵循“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学生为本、质量为先、服务为重”的办学理念,加强医教协同、科教协同、校企协同和校地协同,持续不断地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与格局,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校本部教职工20名,专兼职教师20余名,各类学生1万余名。学院内设党政办公室、教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招生与学籍管理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等5个行政机构;下设全科医学教研室、老年病学教研室、社区中医适宜技术教研室等3个教学机构。学院坚持构建基层卫生应用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加强海南省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二、科研教学成果
我院全科医学作为海南省医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近五年科研教学取得丰硕成果。以顾申红教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改课题5项,校级9项,科研项目国家级1项,省、厅级6项,共获批经费90万,发表教学论文5篇、医学专业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教师主编出版教材1部,副主编、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4部,其中3部为“十三五”规划教材;参与《以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新型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项目,以第五完成人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三、学生培养与就业
尽管学医求知路上漫长而艰苦,但基层医生坚韧沉着,目之所及皆是广袤天空。根据数据统计,近三年我院执业医师通过率79.57%、82.28%、80.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临床医学(定向)本科专业学生历年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都达到良好的成绩,积极参加各类文体、竞赛类活动,如省部级竞赛、校运会等都取得优秀成绩。从2015年至今,陆续为基层输送定向医学生,为海南省基层社区健康输送优质医疗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招生咨询电话与网址
咨询电话:0898-66895588/66893610
学院网址:https://www.muhn.edu.cn/crjy/

专业介绍
临床医学(免费定向)
全科医学是面向个体、家庭与社区,整合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医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医学专业学科,属于临床二级学科。早在2008年,我院便被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为“全科医学科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为推进社区卫生医疗水平和输送医疗人才发挥基地作用。全科医学科获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学科声誉榜提名,全科医学专业华南地区排名第一。
自开展基层医学生招生工作以来,根据海南农村卫生工作需要,海南医学院改革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为定向基层医生制定专门教育计划,加强临床教学基地的规范化建设,重点建设了16家全科医学实习基地,其中8家社区医院、8家乡镇卫生院,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以及“早社区、多社区、反复社区”,着重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强化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培育学生的诚信意识。
我院全科医学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具有扎实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全科医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临床实践操作能力、预防保健和慢性病管理技能,毕业后能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管理等工作,并具有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和继续发展潜能的全科型医学实用型人才。
同时,为了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和诊疗服务能力,海南省卫计委对本科定向医学生进行为期3年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期间,由市县财政发放基本工资,中央财政按每人每年2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省财政按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获取培训合格证者,3年的培训时间计入6年服务期内。
从2015年至今,我院陆续为基层输送定向医学生,为海南省基层社区输送优质医疗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毕业生去向单位遍及海口、保亭、昌江、东方、乐东、陵水、琼海、琼中、万宁、澄迈、儋州、定安、五指山、三亚、临高、屯昌等市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