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破传统医学教学的壁垒,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于4月26日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外活动——基于外科模拟手术的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本次教学紧密结合临床情景,以实验动物为载体,精心设置了静脉置管和阑尾切除术两个项目,吸引了来自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等多个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
精心筹备,打造逼真临床场景

活动前期, 中心 教学团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模拟手术室 较为真实地还原了医院场景,准备了各种医 疗书写记录单。在活动开始前,项目负责人陈喜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强调了跨专业活动的目的、跨专业合作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积极交流、相互学习。主讲教师周治彦、羊独帅老师讲解了跨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流程和配合要点。
分组协作,静脉切开置管初露锋芒
活动正式开始后,学生们被分成了若干个跨专业小组,每个小组都包含了不同专业的成员。在率先开展的后肢静脉切开置管项目中,临床医学类专业学生担任主操作手,从消毒到穿刺,每个步骤都展现出较为扎实的功底。护理学专业学生担任器械和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提前备好器械,传递迅速且保证清洁;巡回护士关注操作全程,调整环境、补充物资,观察模拟患者情况并与临床学生高效沟通。麻醉学专业学生模拟麻醉,精准调整参数,营造安全无痛环境。
在操作过程中,各小组的成员们密切配合,遇到问题时及时沟通解决。虽然有些小组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最终都成功完成了静脉切开置管任务,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挑战升级,阑尾切除术精彩上演
静脉切开置管术结束后,学生们迎来了更具挑战性的阑尾切除术。在这个项目中,同学们更换角色上台,轮流获得操作机会。临床医学专业类学生在模拟手术台上全神贯注地进行操作,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则负责手术器械的传递、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术后护理等工作。麻醉学专业的学生则根据手术的进展,精确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整个手术过程紧张而有序,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当主刀医生成功切除阑尾,缝合伤口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不仅是对学生们操作技能的肯定,更是对他们跨专业协作能力的认可。


总结交流,共话收获与成长
手术结束后,各团队进行了复盘和总结。学生们纷纷分享了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临床医学专业类的学生表示:“通过这次模拟手术,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手术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其他专业同学的支持和配合。”
护理学专业的也感慨道:“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将所学的护理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同时也让我了解了其他专业的工作内容。与不同专业的同学合作,让我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最后,指导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他对学生们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他鼓励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加强跨专业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公正评审,颁奖环节激励前行
活动结束后,由专业教师组成的评审团队依据操作的准确性、团队协作的默契程度、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等多个维度,对各个小组在静脉切开置管术和阑尾切除术项目中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估,评选出了团体一、二、三等奖并颁发了奖品。


展望未来,跨专业教学前景广阔
本次基于外科模拟手术的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课外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情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中心将继续深化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相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更多的医学学子将在跨专业的交流与合作中茁壮成长,为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