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走上解剖课讲台,激发医学生学习热情

作者:汪坤菊 编辑:基础学院-李琳 发布时间:2025-09-25 阅读量:

9月25日上午,海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局部解剖学课堂上,一场创新教学模式悄然展开。主讲教师汪坤菊邀请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冯基高主任医师,为大三医学生讲授这门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打破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壁垒,被赞“为解剖学注入灵魂”。

局部解剖学是医学生从基础迈向临床的关键,但传统教学让学生困惑于知识的实际用途。此次教学将临床思维前置,落实“早临床、先临床、反复临床”策略,让学生在学习解剖结构时理解其临床意义。

如翼点,在教科书上只是简单结构,在外科医生眼中却是手术入路和血管吻合的关键。冯医生强调,要让学生明白结构在手术中的作用及损伤后果,使知识形成“生命网络”。

临床医生参与教学意义深远:一是强化临床思维,将解剖知识与病例、手术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让学生提前熟悉临床语境和人文关怀,奠定职业素养基础;三是构建“院校协同”育人新模式,促进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四是学生反响热烈,从“迷茫”到“豁然开朗”,学习思路完全打开。

未来,学院将完善该教学模式,扩大临床医师参与范围与深度,建立常态化“基础-临床”双师型教学团队,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