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我校药学院2010级中药学专业校友梁文棋,凭借在生物医药领域11年深耕的卓越贡献与敬业精神,获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这位1990年出生的年轻技术专家,以15项发明专利、超5亿元产值的实绩,成为新时代青年工匠的代表。
1.校园时光:学霸底色与全面发展“他是学霸啊,他们班班风学风很好。”时任中药学专业负责人戴水平老师回忆,梁文棋大学期间便展现出钻研精神,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药理学知识竞赛、中药学知识竞赛中均成绩优异。实习时他一头扎进实验室,常忙到实验室清场、宿舍熄灯。老师们眼中的 “科研苗子”,在专业学习中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为日后深耕生物医药领域筑牢根基。

梁文棋(左一)参加第三届实验技能大赛
当年的辅导员陈磊、学生会指导老师李佩佩则提到他的多面手特质:“很温和”“做事认真负责。”担任班干部、学生会外联部部长期间,他始终冲在活动组织与拉赞助一线,工作有声有色。

梁文棋组(左一)获药理学知识竞赛冠军
同学们对他的印象还有运动场上的身影:“跳得很高、很远,每次运动会跳高跳远决赛都是全场焦点,大家盯着他,每跳一次看台就欢呼一次。”这位田赛高手不断刷新自己的记录,成为运动会上耀眼的存在。
在儋州那大镇的山林中,戴水平老师、田建平老师带学生辨识草药的场景,是梁文棋最珍贵的大学记忆:“老师和我们一起认药,把标本捆扎在背后穿行热带雨林,晚上回临时宿舍和我们围坐在一起做标本。砂仁、巴戟天、高良姜这些黎药南药,在我们手中干燥、压制、绘图记录。”
“身教胜于言传”。老师们背着标本,以及他们与学生同住光板床的场景,让他深刻体会到扎实的工作作风与同甘共苦的精神,成为他带领团队攻克科研难关的行动标尺。
2.职场蜕变:11年铸就行业领跑者2014年从中药学专业毕业后,梁文棋深耕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先后担任贵港生物医用材料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贵港市抑菌敷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广西信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广西达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技术总监、广西达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务,在专业技术与管理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作为执业中药师与工程师,他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将校园里埋下的科研种子浇灌出累累硕果。
依托公司实验平台,他带领团队申请了专利42项(15项已获授权),涉及医用护肤品、生物止血材料、创面护理修复等领域;主导多个科研项目,涵盖生物止血材料、抗菌材料、促愈合生物材料领域,与临床密切相关,研发紧密结合临床需求,科研基础扎实。自主研发、申报注册了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共计44个,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共10个,消毒产品共4个,均取得了产品注册证或备案证、生产许可证,并上市销售。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 5 亿元,带动区域产业集群产值增长超 15 亿元。
2018 年启动的 “医用硅酮凝胶” 研发项目,是他科研攻坚的缩影。当时,研发团队仅有3个人,为了“守护”提取制备的材料,他们不分昼夜地轮流值守实验室,精心照料着实验材料。在克服人才短缺、时间紧迫等挑战后,他们创新性地以“山茶油”“橄榄油”“马油”提取作为疤痕修复的有效成分,该项目荣获首届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广西赛区决赛三等奖,并成功转化为“萌大夫”品牌系列优质产品——“医用疤痕修复凝胶”。该凝胶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多名专家的认可,被纳入广西三甲医院重点采购目录,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市场占有率居广西同类产品首位。
在生产一线,他严守在中药学课堂上学习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将质量管理贯穿每个生产环节;在技术创新领域,他秉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攻克技术瓶颈,让科研成果惠及百姓。他牢固树立科技报国理想,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以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后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企业创新达人”“贵港青年榜样”等荣誉称号。
3.荣光之后:守本传薪火,匠心致远方载誉归来的梁文棋,始终牢记 “守中药本真、传岐黄薪火” 的信念。他构建了“博士工作站+硕士团队+工程师梯队”的三级人才体系,累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37人,其中5人获评省级技术能手。近三年来,团队成功获批6项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指导团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方法大赛等高水平赛事,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成为行业创新的生力军。
梁文棋还始终秉持科技惠民的理念。他常忆起老师们带他“炒药”时的场景:“我们很多中药学专业的老师们,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已有二十多年了,‘一生只做一件事’‘板凳甘坐十年冷’,这些话时刻在提醒我沉下心做事,研究的成果要惠及百姓。”他牵头研发壳聚糖生物护伤敷料等10款医疗产品纳入广西医保目录,累计惠及患者超300万人次。针对基层医疗卫生需求,创新开发的4款消毒产品已在贵港市乡村振兴工程中推广应用,经实践验证可有效降低群众医疗支出20%以上,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助力健康扶贫作出了积极贡献。
谈及获奖,梁文棋表示,沉甸甸的奖章凝结着老师们“精研药理、厚植仁心”的期许。从校园里跟着老师辨认黎药南药,到职场上带领团队研发创新,老师们“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谆谆教导始终萦绕耳畔。
梁文棋把母校“厚德、严谨、博学、和谐”的校训铭记于心,这位青年工匠,正带着母校的滋养与恩师的期许,在生物医药领域续写着属于新时代劳模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