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洪流滚滚向前,家国情怀永志不忘。
9月3日上午,子文体育馆内气氛庄重而热烈,全校师生齐聚一堂,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直播。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时,不少师生悄悄挺直了脊背,眼神里满是肃穆。当天安门广场的画面完整铺展在大屏上,现场掌声此起彼伏,自豪之情清晰地写在每个人脸上。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这场约90分钟的阅兵,不只是视觉盛宴,更是一堂鲜活的历史课与国防教育课。医科院校,虽不直接扛枪卫国,但守护生命与捍卫国土同样崇高。
铭记牺牲,守卫生命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付出了约3500万军民伤亡的沉重代价。冰冷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亟待救治的生命,让人心痛更催人奋进。
阅兵过程中,每当镜头扫过抗战老兵,我的心里总是充满崇敬和欣慰——虽然现场准备了轮椅,但很多老兵仍努力站直身躯挺直腰板,带着无数战友的期待,用浑浊却明亮的眼睛看着今天这盛世。看见这一幕我不禁眼含热泪,想举起手机记录却又默默放下,生怕打扰这份庄重。

此刻,我不禁想起学校创始人之一梁文墀校长的事迹。1939年日军侵占海南后,他放弃南洋相对安稳的生活,率“星洲琼侨回乡服务团”冲破海上封锁,三渡海峡为琼崖抗日军民输送药品与物资。面对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他坚定地说:“我们琼侨回乡服务团,不是回乡当官的。我们打回老家,是要到抗战前线去,为抗日军民服务!”敌人抓捕其母逼降,他亦不为所动,一句“忠孝难两全”道尽家国抉择。这份爱国忘我的精神,正是我们海医人应当传承的精神瑰宝。
抗战年代,无数医学前辈在火线上救死扶伤,以医术支撑民族抗争;如今,当后勤保障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主席台时,我的目光瞬间被队员手臂上的红十字袖章、车辆侧面醒目的红十字标识所吸引——那抹红色与我们白大褂上的使命遥相呼应,这既是后勤保障的力量,更是医疗守护的象征。
抗战年代,无数医学前辈在火线救死扶伤,以医术支撑民族抗争。今天我们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精进医术,守护人民健康。

阅兵中也有“海南元素”,武警部队方队中,有与华南游击队血脉相承的单位抽组。华南游击队琼崖纵队“英勇善战连”第35任连长曲聪在阅兵前两天的采访中说:“孤岛奋战,艰苦卓绝,23年红旗不倒,是我们传承和发扬的琼崖纵队精神,我作为琼崖纵队英勇善战连连长,我始终坚信,我自己是肩负着使命和任务,要把琼崖纵队精神传承好,要把此次阅兵任务完成好。”
自主创新,终身学习
此次阅兵集中展示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跃迁。受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不少新型号首次亮相。从智能化单兵系统到体系化作战平台,从无人装备到战略威慑力量,彰显出自主创新的硬核实力。医学研究同样要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服务健康中国与强大国防。远程医疗、智能诊断、快速救治等高科技,为战伤救治提供强力支撑。“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无论是国防建设还是医学发展,自立自强都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梁文墀校长就是终身学习、钻研业务的典范。抗战时他自学英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2岁的他仍报考中国人民大学。这种求知若渴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医学教育者与学子都效仿。
珍爱和平,大国担当
中国是唯一将“走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国家,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今天,中国依然在以实际行动守护和平。
阅兵中的维和部队方队中,不少队员同样肩负着医疗保障任务,以医术传递和平与友爱。珍视和平、捍卫和平,与医者“尊重生命、守护生命”的使命高度契合。中国之强,不是为了称霸,而是为了更好维护和平;医者之强,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救治更多生命。这恰如致辞中所说,“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梁文墀校长的一生,就是和平建设的生动注脚:从抗战救护,到奠定医学教育基础,再到推动热带农业发展,他始终把个人才能奉献给国家与人民的和平建设。他曾在逆境中以“身许国,义忘曲让”自勉,这种不计得失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永远敬仰与学习。
“铭记历史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新的历史”。阅兵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宣示。长安街上,阳光洒落,整齐的步伐告慰先烈,轰鸣的引擎承诺和平。让我们携手并进,“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各自岗位上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