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科普 -> 正文

【心科普】《玫瑰的故事》之沟通“四部曲”,如何化干戈为玉帛?

发布日期:2024-08-24   来源:   点击量:

【心科普】《玫瑰的故事》之沟通“四部曲”,如何化干戈为玉帛?



《玫瑰的故事》

中的沟通“四部曲”

The Rose's Tale


剧情叙述

由亦舒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年代剧《玫瑰的故事》刻画了一群靓丽、时尚、个性鲜明、追求自我、勇敢追爱的女性形象,其中《玫瑰的故事》中黄亦玫这个角色,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物刻画得越来越完美。情商高,情绪稳定,沉着冷静,沟通技巧一流。



其中有一个场景是她说服前夫放弃女儿的争夺抚养权,这种以退为进的沟通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玫瑰的前夫方协文想要争夺孩子的抚养权,让玫瑰把孩子送去上海后,他不愿意再把孩子送回北京。玫瑰的哥哥飞去上海谈判未果,两人还差点打起来。玫瑰非常着急,于是买了机票飞去上海和方协文谈判。两人约在咖啡厅见面,方协文断定是一场恶战,于是抱定找律师打官司,态度冷漠很不友好。


咖啡厅的这段见面,玫瑰的谈判话术非常精彩。整个沟通过程,玫瑰的情绪都非常冷静、稳定。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玫瑰:老方,这么多年了,何必呢?你私自扣小初在上海的事情,我不认同。但是我也理解。你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孩子嘛。我们虽然在教育理念上有分歧,但是初心是好的,我也希望你能理解我。


方协文(阴阳怪气):你都在忙着谈恋爱呢,你根本就顾不上孩子。


玫瑰:那你去问问小初,我有没有忽略她一次,有没有一次让她受冷落。



方协文:(把脸转向一边,不说话)


玫瑰:但我还是挺谢谢你,这段时间一直尽心尽力照顾小初的。咱们两个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摸着石头过河,遇到了意见有分歧的地方,应该是商量着来。互相指责,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最后受伤的不还是孩子吗?小初那么小,就奔波在两个城市之间,没法同时见到爸妈,这个局面是我们俩一手造成的,想要弥补小初,也得咱们一起解决。


方协文:你想怎么解决?


玫瑰:我愿意重新跟你商量抚养权的问题。只要是为了孩子好,什么条件都可以谈。我相信以我们的能力,肯定能商量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如果你不放心,你也可以找律师一起谈。


方协文(点头):那你的律师呢?


玫瑰:我不需要律师。


方协文(态度明显软化了):我还以为这一次跟你见面,会是一场硬仗。


玫瑰:我的确想过,冲到上海来不顾一切把孩子抢走。但后来冷静下来想想,善意比敌意更能解决问题。我们一起经历过那么多,虽然我们的婚姻结局并不完美,但是我们有一个这么可爱的女儿,就证明一切都是值得的。我能见见她吗?我很想她。


方协文(点点头):她也很想你。



玫瑰就这样轻声细语地化解了一场纠纷。通常在处理矛盾时,双方各执一词,情绪激动,往往会越沟通越激化矛盾。


就像玫瑰的哥哥黄振华去方协文公司和他交涉,采用的就是硬碰硬的方式,他嘲笑方协文怎么还没生孩子,是不是身体有问题。一句话彻底激怒了方协文,导致他大打出手,结果两败俱伤。




故事解析


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努力减少分歧,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所以,说服技巧就非常重要了。

玫瑰采用的什么说话技巧说服愤怒的方协文,从而达成一致性沟通呢?我们来看看她的沟通“四部曲”。


首先,要共情、接纳和理解他。

方协文带着背水一战的心而来。如果想沟通顺畅,首先要让对方放下戒备,降低防御。因此,一开始玫瑰就表示对他行为的理解。肯定了他也在用自己作为父亲的方式保护孩子。从而也希望方协文也能理解她作为母亲对孩子的爱。

当方协文听到玫瑰理解他的做法后,他的防御心和敌意就大大降低了。从而进一步沟通的意愿才会增强。


其次,建立同盟,找到问题的关键。

方协文为什么想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因为爱孩子,想保护孩子。如果他的行为伤害了孩子,那肯定是他不愿意见到的。这就是争论的问题的关键。


所以玫瑰说,遇到分歧互相指责,最后受伤的还是孩子。既然是双方造成的问题,想要弥补,就得双方共同协商来解决。这段话合情合理,无可挑剔,方协文也想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好。

玫瑰还说到她没有律师,表明她不想通过律师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她认为这是他们两人的事情,不想让外人来参与,故而方协文听到玫瑰说她没有律师,他紧绷的态度一下子就软化了。


因此想让沟通顺利进行,一定要找到问题的关键,建立同盟,化敌为友,聚焦在共同解决问题之上。


再次,找到共同目标,达成共识。


无论矛盾有多大,双方都可以从分歧中找到一个共同目标。这一点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启示


玫瑰和方协文的共同目标就是做一个对孩子好的决定。玫瑰说,只要是为了孩子好,什么条件都可以谈。玫瑰的这句话说到了方协文的心坎上,从而获得了他的认同。他不再剑拔弩张,而是整个人也变得轻松,愿意和玫瑰携手共同商量一个对孩子好的解决方案。


谈话进行到这里,解决方案已经变得次要,关键在于两人已经站在了一条战线上,不再互相戒备,充满敌意,而是像朋友式的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沟通。


最后,再次肯定认可对方并坦诚相待,提出合理要求。

当对方态度从封闭到打开(愿意谈),从戒备到放松,就要敢于提出合理的要求。但是这个要求得基于两点:

一是看见、肯定、认可对方;

二是坦诚相待、提出要求。


玫瑰说,善意比敌意更能解决问题。我们一起经历过那么多,虽然我们的婚姻结局并不完美,但是我们有一个这么可爱的女儿,就证明一切都是值得的。


方协文本身很自卑,一直认为玫瑰及家人都看不上他,所以他后来一直在拼命努力发展事业,公司从上海开到北京,从蜗居到豪宅,就是想让玫瑰和家人认可他。玫瑰的这句话,一下子打开了他的心结。玫瑰看见了他的努力和能力,并表示肯定和认可,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情绪价值,也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


所以当玫瑰问,我可以见见她吗?我很想她。方协文立即就同意了。前期情感铺垫到位、给予肯定获得认同和谅解才能提出要求,同时坦诚表达感受,就能一步步达成自己的愿望。你看,玫瑰就是用这四步高超的话术便将这场谈判轻松的化干戈为玉帛。


同学们,如果你在生活中也遇到了沟通的烦恼,不妨多共情、理解、看见、肯定、认可对方,找到对方的优势和积极的一面,先建立同盟关系,设定共同目标,再委婉的征求意见,提出自己的合理诉求,相信你也一定能和玫瑰一样圆满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小tips

在沟通的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冷静和情绪稳定,不做出被对方激怒和激惹对方的言行。


第一,保持冷静,不要被对方激怒。

被对方激怒,就是进了对方的思维框架里了。你要做的就是时刻保持冷静,摆事实讲道理。

比如谈话中方协文指责玫瑰顾着谈恋爱不管孩子。这句话里面包含了方协文对于玫瑰离婚后很快又谈恋爱的嫉妒、恼羞成怒;以及玫瑰谈恋爱可能忽视小初的愤怒等各种复杂的情绪,玫瑰没有立即反驳,而是说那你去问问小初,有没有被忽略被冷落。这种四两拨千斤同时让事实说话的说法顿时让对方无话可说,意识到自己的妒火中烧和无理取闹。


第二,保持冷静,HOLD住谈话的节奏。

谈话过程中,对方再气急败坏,也要将声音放低语速放慢,稳稳接住对方的语言和态度。这是一种对谈话节奏的把控,是一种胸有成竹的气场。即使对方再急躁,你也要保持冷静,有话慢慢说,同时也能缓解对方的情绪,让双方都能冷静下来,理性智慧的应对,不至于心急火燎失去理智,做出冲动、令人后悔的举动和决定。


如果你真的想说服人,那就得尝试让自己保持沉着冷静。这是一种能量,它也能快速地影响并改变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