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调适身心迎挑战,医海扬帆正当时!海南医科大学2025新生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圆满结束!
海南医科大学2025新生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圆满结束!
调适身心迎挑战,医海扬帆正当时!
大学新程开启,为帮助新生调整心态,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我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学生工作部、团委)于9月初开展了新生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各位老师分别主讲。聚焦大学生活,从“心”起始,以专业视角剖析心理调适要点,助力新生驱散迷茫、化解压力,于崭新起点稳健启航。
PART1:新学期,“心”起点
首场讲座于9月2日上午在立功厅举行,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课程负责人、心理中心兼职咨询师刘国君老师担任主讲。
讲座伊始,刘老师以生动有趣的互动开启话题,像“情绪能量测量仪”“心理气象站”等,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并学会表达情绪。
接下来,刘老师聚焦新生常见的心理适应难题,如学业压力、社交困境等,深入分析其根源,指出正视问题是转变的关键。在传授实用技巧时,刘老师打破“大学很轻松”的误区,倡导自律;借助心理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社交观,减轻焦虑;还鼓励学生珍惜独处时光,通过阅读拓宽视野。

最后,刘老师详细介绍了学校心理咨询服务,鼓励大家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及时寻求帮助。此外,她还引导新生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拥抱大学生活,坚守自我。
PART2:启航新篇章,赋能“心”成长
第二场讲座于9月2日晚上在立德厅举行,由心理中心专职教师南江老师担任主讲。

讲座中,南江老师精准剖析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及人际等方面的常见适应难题,并针对性地分享了就业与人际调适的有效方法。期间,他巧妙运用“灰色带理论”阐释心理健康的科学标准。同时,详细介绍了心理咨询的适用场景与预约流程,倡导学生正视自身心理状态,相互包容支持。
讲座尾声,南江老师以寓意深刻的“浪浪山”故事激励大家勇敢踏出舒适区,将困扰化作成长阶梯,以书本为羽翼翱翔知识天空,并祝愿大家于大学时光收获满满精彩。

PART3:大学生活,从“心”开始
9月2日晚的第三场讲座于立功厅进行,本次讲座由我中心专职教师李丹老师主讲。

讲座伊始,李丹老师通过“开学小调查”与新生展开互动,内容涵盖是否与父母保持通话、能否准确叫出室友名字、对睡眠及食堂饮食的感受等,以此全面了解新生初入校园的实际情况。
紧接着,李丹老师聚焦新生面临的生活、学习、人际三大环境的显著变化,给出实用建议:熟悉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用心布置宿舍 合理调节作息与饮食习惯;正确认识大学与中学学习的不同之处,主动应对学业上的挑战;明白无需刻意迎合所有人,可借助宿舍公约、相互包容理解来营造和谐的寝室氛围。
最后,李丹老师着重介绍了学校心理中心的职能,强调寻求心理咨询是明智之举。她鼓励新生在遇到困惑时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希望大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开启美好的大学生活。
PART4:新阶段,“心”适应
第四场讲座于9月4日上午在立德厅举行,由心理中心专职教师潘家健老师担任主讲。
首先,潘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了抓与逃游戏,将同学们从早晨的困倦中唤醒,现场气氛变得活跃,同时借助游戏引出了讲座的主题:面对生活的变化该如何适应。针对如何在群体中相处,潘老师提出一则建议—我们不妨回归基本行为准则:不做妨碍别人、伤害别人并最终伤害自己的事,为了让我们能与他人共享生活。
接下来通过与事例的结合,潘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发生的变化,向各位同学提出建议,帮助同学们快速掌握应对的方法。

在讲座的最后,潘老师给同学们科普了校内心理咨询,提示同学们可以将心理咨询作为排解日常生活中的烦恼的一种途径,并祝愿各位同学能够享受未来的大学生活。
PART5:新起点,“心”开始
最后一场讲座于9月5日下午在立德厅举行,由心理中心专职教师曹继雯老师担任主讲。
讲座开场,曹老师热情欢迎并祝贺新生步入海医校园,巧妙运用“好消息”与“坏消息”活跃气氛,借开学小调查实现良好互动。她紧扣大学生活可能带来的心理压力,系统讲解环境、学习、人际等方面的心理调适方法,以亲身经历分享宝贵经验。针对适应性难题,借助心理学乔哈里窗理论及“两两一组互相认识”游戏,助力学生自我探索与交流探讨。

讲座尾声,曹老师点明交往关键在于尊重,倡导大家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化解困扰,并衷心祝愿2025级新生能以全新姿态拥抱变化,开启精彩大学征程。
随着最后一场结束,海南医科大学2025新生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画上圆满句号。这些知识与方法,是助力大家适应大学的实用“干货”。望同学们付诸实践,稳步提升心理素质,踏实走好大学每一步,开启充实且有意义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