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位工作 >> 学位点简介 >> 正文

电子信息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发布日期:2025-07-25    浏览次数:

    电子信息技术涉及面宽,渗透力强,作为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国防建设、信息通讯、高新技术等领域,已成为我国的主要支柱产业。电子信息技术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个性化等方向发展。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计算技术等多专业技术相互结合、互为支撑的趋势日渐明显;电子信息技术与生物、纳米、基因测序等新兴技术的紧密联系和交叉融合,成为发展交叉学科与汇聚科学的纽带。海南医科大学电子信息专业致力于采用计算机、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等电子信息方法解决生物学、医学科学问题,对精准医疗、智能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大健康”“大数据”和“智能医学”产业的新形势下,以医疗大数据为基础的精准医疗在海南快速发展,华大基因等大批智能医疗和基因产业布局海南,博鳌乐城“医疗特区”快速发展,高通量组学数据的发展急需具有丰富理工知识的电子信息高端特色人才。

海南医科大学2024年获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点,2025年开始招生,是海南省唯一的本科医学院校,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在生物医学大数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海南医科大学以高通量生物医学组学大数据分析为特色,电子信息技术与生物医学数据结合,致力于海南精准医学事业发展,促进海南精准医疗事业的发展。

电子信息下设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大数据计算与工程3个二级学科。计算机技术聚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涉及的相关技术,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各种应用技术以及工程方法,把计算机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和平台。研究内容与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控制工程等方向的研究密切相关,形成了在人工智能、医院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管理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工程聚焦精准医学领域发展前沿,面向高端医学影像、医用软件开发、先进医用材料等行业与技术领域方向,建立新型医工交叉研究模式。针对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可视化治疗等难题,结合人工智能和荧光成像的实时、快速成像优势,发展自组装生物纳米材料实现特异性靶向识别病灶的诊疗一体化,建立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的新技术。大数据计算与工程聚焦生物医学大数据发展前沿,建立组学大数据计算新模式,促进复杂疾病个体化医疗发展。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海量的转录组学、蛋白质学、代谢组学、表观遗传学大数据。本学科主要研究多组学数据的整合分析,系统地捕捉多组数据之间的复杂关联,建立更可靠的多组学数据联动,同时有效解决数据异构、维数魔咒、数据缺失、类不平衡、大数据扩展性等问题。

电子信息专业依托于智能医学与技术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科研团队,成员具有理工医交叉背景,学科带头人在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信息学领域深耕近30 年,团队主持30余项国家级课题,发表高水平SCI论文400余篇,已培养1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学院2019年开始招收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具有丰富的人工智能科学人才培养经验,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高质量的科研产出,毕业后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型生物医药公司继续深造或工作,就业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