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 新闻动态

学史明志守初心,医路奋进启新程——海南医科大学研究生开展海南省史志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10-23    浏览次数:

10月18日上午,海南医科大学研究生会及硕博士宣讲服务团赴海南省史志馆,开展“学史明志守初心,医路奋进启新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活动聚焦“学党史、悟思想、践使命”,重点参观“二十三年红旗不倒革命史”与“自贸港建设成果展”两大展区,引导青年医学生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力量,在时代成就中锚定方向,正值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决胜之年,为实践注入深刻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二十三年红旗不倒革命史”展区:触摸革命医者的坚守

首先走进“ 二十三年红旗不倒革命史”专题展区。展厅以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精神为主线,通过实物展陈、场景复原、沉浸式影像等形式,再现了1927年至1950年琼崖纵队在孤悬海外、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坚守革命的历程。在“战地救护”单元,泛黄的《琼崖纵队卫生员工作日记》、锈迹斑斑的药箱、用椰子壳自制的简易手术器械等展品,让师生们驻足良久——日记中“用草药代替消炎药,用盐水煮沸消毒”的记录,搭配全息影像还原的母瑞山根据地医护人员在暴雨中为伤员包扎的场景,直观展现了革命年代医疗工作者“生命至上、向死而生”的坚守。“看到卫生员在缺医少药的绝境中,仍用红藤根为伤员止血、用野菠萝叶制作绷带,我真正理解了‘初心’二字的千钧分量。”硕博士宣讲团成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闻同学感慨道。



“自贸港建设成果展”展区:见证医学事业的时代机遇

随后,大家来到“自贸港建设成果展”核心展区。这里以“制度创新+产业突破”为主题,通过动态数据屏、模拟通关系统、跨境医疗案例模型等互动展项,集中展示2025年自贸港建设的最新成就。在“医疗健康产业开放”专区,讲解员给同学介绍了博鳌微型心脏起搏器,它的核心突破在于用技术创新解决传统治疗的固有痛点:传统心脏起搏器体积大(需胸壁切口)、依赖导线(易故障需二次手术)、对儿童等特殊群体适配性差,而微型起搏器通过“1cm³超小体积、无导线设计、10余年长效续航”,直接攻克了这些难题。这给医学生提供了“技术创新-临床思维-政策应用-人文关怀”的四维启示:既要以临床痛点驱动技术探索,以个体化思维适配患者需求,以政策视野加速技术落地,更要始终坚守“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未来的医学人才,需成为“懂技术、会临床、知政策、有温度”的复合型实践者,在医疗创新与患者福祉之间搭建桥梁。



成员感悟:从革命精神到时代担当

结合两大展区的参观体验,师生们深刻感受到“历史传承”与“时代使命”的共鸣。

谈及“二十三年红旗不倒革命史”展区,预防医学硕士生王同学说:“革命时期卫生员‘一根针、一把草’也要救死扶伤的信念,和今天我们‘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本质上是同一种担当。未来我要到基层疾控一线工作,把这种‘坚守’融入公共卫生服务中。”

而“自贸港建设成果展”让口腔医学硕士生张同学备受鼓舞:“看到自贸港跨境口腔医疗中心的‘3天完成种植修复’案例,我意识到医学不仅要‘治病’,更要‘便民’。作为口腔医学研究者,我计划聚焦‘热带地区口腔疾病防治’,让科研成果既服务自贸港患者,也能辐射东南亚。”

学史践悟,医路报国

此次活动通过“革命史+建设成就”双展区联动,让青年医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明确方向。研究生会主席黄思博总结:“‘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精神告诉我们‘为何出发’,自贸港建设的成果启示我们‘如何前行’。作为新时代医学生,我们将把革命年代的坚守精神与自贸港的创新动能结合,在热带病防治、跨境医疗、基层健康支援等领域练就本领,让‘医者仁心’在自贸港建设中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后续,硕博士宣讲团将开展“革命医疗故事进校园”“自贸港医疗成果调研”“医学前沿知识科普”等系列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凝聚“学史明志、医路奋进”的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