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下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严俊研究员受邀访问海南医科大学,在南海公共卫生论坛为我校师生作题为《我国疾控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专题报告。
讲座伊始,宁毅院长对严俊副主任在海口参会期间专程来校交流考察表示感谢,并向到场师生介绍了严俊研究员的研究领域,特别强调了其在慢性病防控、地方病防治、信息化建设等领域的贡献,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制定过程中的职业精神和成就。

严俊研究员系统阐述了中国疾控高质量发展对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当前疾控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领域以及安全保障问题。结合自身工作,她从政策层面详细介绍了疾控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特别指出疾控信息化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分析了传染病防治和慢性病防治对信息化的需求,分享了疾控信息化建设进展,强调了信息化支撑和治理的重要性。
随后,在阐述疾控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时,她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并说明了构建传染病监测预防体系对医疗数据收集、疾病监测筛查和预警等的关键作用。通过宏观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体系建设和微观的前置软件部署案例,她详细说明了如何提高传染病监测预警的覆盖面及其敏感性和准确性。
接着,在讨论数字化转型中的安全问题时,她提倡对非涉密数据实施分类分级管理,以促进数据共享,强调信息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通过典型案例,她生动展示了我国疾控系统如何化危为机并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




在热烈的交流互动环节,严俊副主任耐心解答师生的提问,鼓励学生掌握数据分析技能,培养数据思维。在谈及“如何使教学科研更贴近公共卫生实践”的问题时,她建议:我们一方面要夯实临床与公共卫生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会实践和实习深入了解公共卫生实践;与此同时,学院还可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园授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总结环节中,刘云儒书记高度评价了讲座的价值。宁毅院长指出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视野,展现了疾控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也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启示。他强调公卫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建议学生夯实基础,适应行业需求;同时学院也将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通过专家讲座和系统授课开阔师生视野,为同学们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国家疾病防控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