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邹振研究员团队、郑爱华研究员和海南医学院的夏乾峰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Gut symbiont-derived sphingosine modulates vector competence in Aedes mosquitoe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和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的肠道共生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 B17分泌的鞘氨醇可阻止寨卡病毒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显著降低病毒的传播能力。通过对伊蚊进行抗生素处理、...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损伤,其中骨不连的发生率估计为5%~10%,这些病人的骨骼无法正常愈合。骨折的修复需要不同的细胞协同参与,同时涉及众多复杂的信号通路。骨骼干细胞(Skeletal Stem cells,SSCs)是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可以自我更新并位于骨分化层次结构的顶端,从而产生骨骼生长,维持和修复所需的成熟骨骼细胞类型。骨骼的发育、稳态和修复需要骨骼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来发挥作用。在骨折后愈合困难(骨不连)的治疗中,干细胞的移植治疗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治疗方案,...
01.李孔宁团队及合作者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揭示男女血管衰老差异影响阿尔茨海默症性别偏倚性7月2日,生物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李孔宁教授课题组在《Aging Cell》在线发表题为“Activation of the hypoxia response in the aging cerebrovasculature protects males against cognitive impairment”的研究论文。随着深度老龄化时代来临,阿尔茨海默症(AD)等衰老疾病高发已成为世界尤其中国面临的重大社会以及科学问题。流行病学数据充分表明女性更易高发AD,...
8月30日,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上海交通大学落下帷幕。我校国际护理学院李彤老师在大赛中沉稳发挥,斩获医科组二等奖。李彤老师曾获得海南省第十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医科组第一名,选拔获得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的资格,与3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科类高校教师进行了同场竞技,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师优秀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精神风貌。李彤老师在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总结大会上获颁证书据悉,...
8月11-14日,由爱思唯尔(Elsevier)与海南医科大学合作主办的“全健康”(One Health)2024国际会议在海南海口举行。我校副校长张彩虹出席开幕式并致辞。4天的会议中,120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人兽共患病”、抗生素耐药性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等重大议题进行了68场精彩报告。此次盛会不仅展示了全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更为参会学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激发了跨学科合作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