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一附院”)的眼科诊室和手术室里,经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说话时话语温和,执刀时眼神专注,他就是海医一附院副院长、眼科主任黄雄高。不久前他刚荣获2024年度“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奖”,这份荣誉,正是对他扎根海南眼科领域二十载、推动海南眼科事业蓬勃发展的充分肯定。

不忘初心,立志填补空白
2005年,黄雄高从武汉大学眼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只身来到海南,进入海医一附院眼科工作。过去,眼底是手术禁区,眼底病的治疗非常有限。玻璃体切割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禁区,是20世纪末眼科治疗史上的一大革命,给无数眼疾患者带去了光明。但当时的海南几乎很少有能开展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医生,海南的复杂眼底病患者只能辗转内地寻求治疗。看到海南眼底病患者就医难的现状,黄雄高立志攻克眼底病手术技术难关。

2009年,他考取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他选择继续回到海南工作实现他的初心。为了潜心学习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巧,他又继续赴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学成归国后,他带回的不仅是海南玻璃体手术技术的进一步微创化,还有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临床规范。
医德为先,患者至上
2022年年底,海南省新冠疫情严重,一位被诊断为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的患者急需手术,但入院后核酸检测结果提示为阳性。但是若不尽快手术,病情拖延将会造成患者视力进一步下降。黄雄高坚持把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本着“应诊尽诊,应治尽治、应收尽收”的原则,在做好医护人员防护后,便全力投入到患者的救治中。最后手术十分成功,患者视力也较之前有明显提高。

多年来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黄雄高说,“既然选择了学医,那就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力救治。”面对远道而来、挂不上号的疑难重症患者,他会不厌其烦地频频加号,经常因为加号而牺牲休息时间,加班进行手术,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
黄雄高一直保持着高度敬业的精神、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眼科手术操作极其精细,而眼底病手术精细程度更高,宛如在针尖上舞蹈。“不做则已,要做就一定尽力做到最好”是黄雄高的座右铭,也是他能确保每台手术均能一次成功的“秘诀”。到海南工作后,黄雄高累计已完成了近万例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使很多以前需要去内地寻求治疗的疑难眼病患者不用出岛就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为数以万计的海南患者守住了光明,对实现海南眼科“大病不出岛”的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
医学精湛,领域先锋
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黄雄高始终没有放弃钻研专业,不断突破自我。在哈佛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期间,他废寝忘食,在短短一年内完成课题,并发表影响因子达12.353分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回国工作后,他仍坚持基础课题的研究。他申报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省级重点研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部分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权威期刊,为海南眼科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其中,他主持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与防治”获2022年“海南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黄雄高还不断将眼科的新技术、新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使许多濒临失明的眼底病患者重见光明。他不仅在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常见眼底疾病上开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也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少见疾病更有效的治疗方式。

2023年4月,他接诊了一位疑似“左眼脉络膜血管瘤”的患者。肿瘤性质不明,但不摘除又可能会导致该患者视力完全丧失。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后,他决定迎难而上为患者进行左眼脉络膜血管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视力也明显提高。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手术是省内首例通过微创手术成功完整摘除脉络膜血管瘤的治疗,在全国也少有开展,标志着海医一附院眼科在复杂疑难手术方面取得新突破,在眼科眼底手术操作领域达到新高度。
正是由于黄雄高在专业领域的出色表现,他当选为海南省医学会第12届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获批海南省首批“南海名家”,海南省领军人才,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为海南眼科学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黄雄高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之余,积极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作为研究生导师,他对待学生就像待自己的孩子,既严格要求,也悉心教导,带领他们探索未知的医学世界,教他们如何做好医生,如何用科研去探索临床无法救治的疾病。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手把手教授学生开展科研实验、指导论文写作,培养的研究生先后发表高质量文章10余篇。截至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博士研究生3名。

作为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负责人,他将基地建设为省内招生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眼科培训基地。他的教学贡献得到认可,多次获得“优秀教学管理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2023年12月,在他的带领下,海医一附院眼科团队在首届海南省眼科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他也荣获优秀团队(导师)一等奖。
团结一心,携手并进
黄雄高不仅重视人才培养,还十分注重团队建设。他相信,一个优秀的团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医学奇迹。因此,他致力于培养一支技术精湛、团结协作的眼科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服务。
在他的带领下,海医一附院眼科团队在医疗、教学和科研方面快速协同发展,影响力稳步提升。2019年,该团队在全国科技量值排名中位列第85名,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百强眼科团队。2020年,海医一附院眼科的行业影响力排名位列华南区第8名,海南省内第1名。

他带领眼科团队优化服务流程,2017年10月成立日间手术中心解决白内障患者等候手术时间长的问题,并于2023年初将“日间手术”优化为“日归手术”,在保证医疗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了患者院外等待预约手术的时间和在院治疗时间,还降低患者诊疗费用。2023年4月成立“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中心”,有效解决眼底病患者“预约难、流程烦、等待久”的困扰,让海南眼底病患者享受到优质、便捷和规范的服务。团队还获得“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中心”优秀实践单位称号。
他还带领团队积极开展院内多学科交叉合作,如与新生儿科合作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项目;与内分泌科合作开展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项目;与健康管理中心合作开展眼部体检和眼保健等项目。在院外,积极与各兄弟医院眼科合作共谋发展。他主持举办了多场眼科继续教育培训班,显著提升了海南基层眼科的诊疗水平;与各地方医院联合开展了多场义诊活动,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区域眼科事业发展。
从2005年只身至海南到打造眼科团队、协同进步,从技术空白到技术突破,黄雄高用二十年如一日的专注,践行着“呵护光明,守护健康”的医者初心。在长期的医疗卫生工作中,他以卓越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前瞻的眼光、创新的精神以及对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的重视,为海南眼科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激励广大医学工作者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为眼科医学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