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科普】神奇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会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即人们往往会根据第一次接触到的信息,对他人形成比较固定的印象。

实验案例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为两组,同看一张照片。对甲组说: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位著名的科学家。看完后让被试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
结果甲组说: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决心。
乙组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维深遂,高耸的额头说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
这个实验表明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势,会使人在后来的了解中多偏向于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势,则会使人在后来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人厌恶的部分。

首因效应的原因
实验心理学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
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倾向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简单地说就是你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你传递给别人的首要信息,第一印象不好,那么后面对你的个人好感也会受到影响。
例如古代三国时期,“凤雏”庞统准备效力东吴,面见孙权,却被孙权认为其人长相丑陋且目中无人而拒绝;和庞统比起来,刘备第一次见到诸葛亮时,惊为天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如何用好首因效应
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别、年龄、体态、姿势、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因此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1.外表整洁得体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衣着体态,言行举止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
2.态度谦虚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谦虚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尤其是在面试或与领导见面等重要场景中,这种谦虚的态度会给领导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3.准时守信
一个准时守信的人,会比一个整天迟到满嘴空话的人更加让人信任,认为富有责任感。
4.寻找共鸣
无论什么时候,在交谈时寻找对方的兴趣点并引起共鸣,对双方的进一步交往都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