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医资讯

INFORMATION OF HNMU

关于开展《海南医科大学年鉴(2025)更名纪念版》编纂工作的通知

2025-11-21
作者:屈悠 供稿:图书档案馆 审核:邓可颂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25-11-21

各部门、各单位、各学院:

2023年9月15日,陈国强院士出任我校校长,开启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以此为起点,学校进入了一个奋发有为、追求卓越的历史新阶段。2024年,全校上下同心协力,成功实现了校长提出的“实体化运行医科院、增加博士点、将‘医学院’更名为‘医科大学’”三件大事,标志着我校办学层次和社会影响力实现全面提升,迈入了全新发展阶段,在我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系统、完整地记录这一承前启后的历史性跨越,学校决定组织编纂《海南医科大学年鉴(2025)更名纪念版》(以下简称《年鉴》)。该年鉴将作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权威史料,全面展现学校在新时期的发展风貌。

为确保编纂工作顺利推进,根据《海南医科大学年鉴编纂工作规定》(海医发〔2025〕90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存史、资政、育人、宣传”的宗旨,以对历史负责、为未来立鉴的严谨态度,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地记载学校自2023年9月关键转折至2024年底事业发展历程。打造一部体例规范、内容翔实、数据权威、特色鲜明,能够代表海南医科大学全新形象,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年鉴,服务于学校资政育人、文化传承与高质量发展大局。

二、组织机构

(一)成立《年鉴》编辑委员会(以下简称“年鉴编委会”)。负责审定学校年鉴编纂工作的总体规划、编纂方案及重要规章制度;审定学校年鉴的框架结构、纲目体例;协调解决年鉴编纂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审查学校年鉴稿件内容,确保政治方向和内容质量;审定学校年鉴的对外出版发行,对涉及对外宣传的内容进行最终把关;批准学校年鉴的出版发行。

主 任:张彩虹 陈国强

副主任:张 巍 马志健 杨卫国 张 本 邹卫国

曾 敏 贾 彬 黄斌文 丁治国

委 员: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

(二)年鉴编委会下设年鉴编辑部。拟订学校年鉴编纂方案、编写规范和工作计划;负责与各供稿单位的日常沟通、联络、指导与培训;负责学校年鉴资料的征集、整理、编辑、校对和总纂工作;组织对年鉴稿件的初审、复审和专家评议;负责年鉴的排版、出版协调及发行等具体事务;完成编委会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任务。

主 编:朱明月

副主编:李 咪

编 辑:付 煜 各撰稿部门(单位)审稿人、撰稿人

三、责任分工

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年鉴撰稿工作,明确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单位)稿件质量负总责。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年鉴》的撰稿和审核,其中“审核人”需由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担任,“撰稿人”需熟悉本部门(单位)年度工作,并确保工作人员相对稳定,保障年鉴工作的连贯性。

四、撰稿要求

《年鉴》收录时间为2023年9月15日至2024年12月31日,如无特殊说明,所有数据、事件均指该时间段内。各部门(单位)提供的文稿应客观、全面、准确展现期间学校改革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重大部署、重要举措及实际成果,具体要求如下:

(一)凸显重点,彰显特色。撰稿内容应超越日常工作罗列,着力挖掘和展现本领域具有突破性、创新性、标志性的年度成果。要特别注意突出“更名大学”背景下,学校在党的建设、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基本面貌、重点工作、主要成绩及亮点,确保年鉴内容的精炼与深度。

(二)恪守真实,质量第一。稿件质量关乎学校声誉与历史记录的真实性。撰写工作须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原则,客观反映本部门(单位)及学校期间的新情况、新变化。尤其要收录具有影响力的大事、要事、新事和特事(如重大项目获批、重要奖项获得、突破性成果等)。所有内容均应考虑到其社会影响,并确保能经受时间和公众的检验。

(三)认真审核,信息准确。对文稿中涉及的重大事件、名称表述和统计数据需认真检查并核实,确保内容准确无误并不含涉密或不宜公开的信息,统计数据需注明具体来源,如“根据学校财务处2024年度决算数据”“依据教务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文稿须经本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审定同意后方可报送。

(四)格式规范,文体一致。严格依据年鉴体例组织材料,内容结构做到清晰、文字简约、逻辑严密,只作客观记述,不进行主观评价。不得直接将工作总结作为《年鉴》文稿报送,需按照“条目式”体例改写,每个核心工作点独立成条,条目名称简洁明了。具体写作格式及要求可参照年鉴模板和《年鉴》撰稿手册(附件1)。

五、质量保障

为落实学校关于编纂高质量年鉴的要求,本项目建立以下多层质量保障机制:

源头审核机制: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稿件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须对稿件的真实性、准确性、规范性和保密性进行实质性审核,而非程序性签批。

交叉核对机制:涉及多个部门的数据(如经费、成果、人员),由年鉴编辑部牵头,建立数据共享与核对流程,确保“数出一门”,杜绝矛盾。

专家评议机制:组建由校内外年鉴编纂专家、学科专家、文字专家构成的专家库,对重点栏目(如“更名大学专题”、“高质量发展大会专题”、“学科建设”等)进行评议,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三审三校机制:明确编辑部内部流程

一审(编辑):负责核对资料、修正笔误、检查格式。

二审(副主编):负责提升文稿逻辑性与可读性,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三审(主编):负责政治导向、整体质量把关和最终审定。

质量通报机制:在编纂过程中,编辑部将不定期发布《撰稿质量通报》,对内容详实、格式规范的优秀稿件提出表扬,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典型错误进行提示,引导整体撰稿水平提升。

六、时间节点

为明晰《年鉴》编辑出版流程,确保撰稿工作规范有序推进,现将《海南医科大学年鉴(2025)更名纪念版》编纂工作进度表(附件2)予以公布。请各部门(单位)严格按照进度表中的时间节点,高质量按时完成撰稿任务,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下列材料:

(一)《海南医科大学年鉴(2025)更名纪念版》撰稿工作联络表(附件3):请于2025年11月24日前,将纸质版A4打印、单位盖章报送年鉴编辑部,电子版发送到年鉴编辑部邮箱。邮件主题需标注“XX部门+联络表”,以便编辑部将年鉴模板等参考资料发送给各部门(单位),供撰稿工作参考。同时,请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在11月24日前扫描下面二维码进入年鉴2025编纂工作群:

(二)《海南医科大学年鉴(2025)更名纪念版》初审稿和初审稿确认函(附件4):请于2026年1月11日前,将纸质版年鉴初审稿和初审稿确认函经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单位盖章报送年鉴编辑部,《年鉴》初审稿word版发送到年鉴编辑部邮箱。

(三)《海南医科大学年鉴(2025)更名纪念版》校对版和校对稿确认函(附件4):请于2026年3月31日前,将纸质版年鉴校对版和校对稿确认函经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单位盖章报送年鉴编辑部。

年鉴编辑部将对各部门(单位)执行情况及执行进度进行督办和通报。

七、配合审核

各部门(单位)应积极支持年鉴编辑部的工作,协助补充材料和核实数据,确保年鉴内容准确无误。

鉴于编辑出版过程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年鉴》在2026年度内顺利出版发行,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服务学校工作的作用,请各撰稿部门(单位)严格按照既定时间提交相关材料并配合审核工作。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付煜

联系地址:海南医科大学图书馆六楼年鉴编辑部(档案管理中心)

联系电话:66893095,18117659336(微信同号)

邮箱:daglzx@muhn.edu.cn


附件:1.《海南医科大学年鉴(2025)更名纪念版》撰稿手册

          2.《海南医科大学年鉴(2025)更名纪念版》编纂工作进度表

          3.《海南医科大学年鉴(2025)更名纪念版》撰稿工作联络表

          4.《海南医科大学年鉴(2025)更名纪念版》初审稿/校对稿确认函



海南医科大学图书档案馆

2025年11月20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