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我校2025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崇德楼圆满落幕。本次竞赛汇聚41名青年教师同台竞技,线上直播吸引超1.5万人次观看。相较于往届,本次比赛在赛道设置、参赛规模和资源融合三大方面实现创新,成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生动实践。

曾敏副校长和专家评委以及参赛选手合影
三大创新,突破往届教学竞赛的边界限制
与以往教学竞赛相比,本届赛事呈现三大显著创新。
一是赛道设置更趋全面。摒弃以往单一赛道模式,首次设置临床组、基础组、综合组三达平行赛道,覆盖理论教学、临床实践等多个教学场景,更精准地考察教师教学能力。
二是参赛规模实现翻番。41名青年教师晋级学校决赛,是上一届参赛人数的2倍,反映了学校青年教师对教学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
三是资源壁垒首次突破。本届比赛首次邀请了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师参与,打破了学校与非直属附属医院的资源壁垒,为校院之间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搭建了新平台。
以赛促教,教学竞赛就是“练兵场”
开幕式上,副校长曾敏指出,此次竞赛既是学校响应国家教育强国战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备战明年第八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关键环节,更是贯彻落实“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切实行动,有力地推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副校长曾敏
曾敏结合自身参与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经验,为青年教师送上教学成长指南。她强调,全国赛场不仅是教学技能的竞技场,更是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法交流的平台。青年教师要以教学竞赛为“练兵场”,在备赛过程中打磨教学细节、优化教学思路,将前沿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她指出,青年教师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需兼具扎实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与优秀教学能力,她鼓励青年教师能够借助此次竞赛检验自我、突破自我,切实提升教学本领,实现“以赛促教,赋能教学”的目标,为学校培育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教务处处长李其富讲话
教务处处长李其富则介绍了评委组成的用心安排:“本次竞赛特别邀请各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担任竞赛评委,就是希望借此帮助各二级学院精准把握青年教师的教学优势与短板,为后续制定教师培养计划、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供依据,让比赛成果真正服务于日常教学。”
精准指导,让竞赛成果落地日常教学
在比赛环节,41名教师将前沿教学理念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呈现出一堂堂“有温度、有深度”的医学课,充分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与专业素养。评委们对参赛教师的积极态度、专业表现和扎实的基本功给予了充分肯定。



选手授课现场
赛后,各评委组组长针对每位选手的表现,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设计、教案书写规范等方面提供具体指导,并给出了具体而详尽的改进意见,帮助参赛青年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加精进和完善。

评委点评
本次竞赛紧扣医学教育特色、锚定教学质量提升核心,以多重创新举措打造“有目标、有特色、有实效”的教学赛事品牌,为学校深化“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培育更多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