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中西医融合,多学科协同”—我校主办的国家级甲状腺疾病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交叉高级培训班在海口召开

2025-11-20
作者:李恬 供稿:中医学院 审核:邓可颂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25-11-20

11月15日,由我校主办、中医学院承办的“甲状腺疾病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交叉防治与适宜技术推广高级培训班”在海口举行。我校副校长兼中医学院院长丁治国出席并致辞,第一联合党委书记郭向、副书记朱敏,中医学院副教授董秀娟以及来自全国的临床医师、高校科研人员、基层医疗工作者等30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由中医学院教授尹德辉、沈巍主持。



培训邀请了北京、西安、广州等地的顶尖专家,与海南本土团队共同授课,力求实现“理论-技术-管理”的全链条覆盖。


38CD9


会上,丁治国系统解读了《桥本甲状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为临床规范化诊疗提供权威依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赵进喜教授创新提出“三阴三阳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诊疗模式”,将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临床数据结合,为甲状腺疾病提供个性化辨证方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蒋宁一教授分享“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解读与临床”经验,详解核医学技术在甲状腺癌术后管理中的关键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罗渝昆教授介绍“甲状腺癌消融治疗预后关键因素分析”,以期优化治疗策略,改善长期疗效;西安交通大学张杰教授聚焦“基于中医药知识图谱模型多维测评的院内制剂智能解释系统构建”,展示AI技术在中药制剂研发中的创新应用,为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此外,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国医大师林天东教授提出的“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协作模式”对甲状腺疾病防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徐比萍教授从中医“瘿病”理论出发,分享辨证论治与临床经验;杨文奎教授结合临床案例,阐述甲状腺结节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实践路径。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范平明教授、谭丽玲教授分别探讨“微创时代的甲状腺疾病手术”发展、“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TSH抑制治疗管理随访”,展示了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成果,提出规范化随访与风险分层策略。

培训现场,参训学员积极提问,与专家围绕培训内容展开交流。专家们倾情投入,主动延长交流时间。这场中西医交融的学术盛宴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我校中医学院以热带医学与黎医药为特色,已构建了“教学-临床-科研-产业”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近年来,学院大力引进人才,科研、临床及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成功立项中医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3项。2025年学校依托中医学院成立黎医药产业学院,进一步推动本土药材的临床研究与产业转化,为甲状腺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提供“海南方案”。

当前,我国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其诊疗涉及中医、西医、外科、影像、病理等多学科协作。此次培训推广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交叉模式(MDT)不仅是提升临床疗效的关键,更是推动医学创新、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实践。本次培训属于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围绕“中西医融合、多学科协同”主题,聚焦甲状腺疾病诊疗新理论、微创技术及中西医结合实践,为全国医疗同仁搭建了多学科交流平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