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琼携手共育时代新人
—— 与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订结对共建协议
2025年3月23日,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与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喜马拉雅学术中心正式签署《结对共建协议书》,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永穆、党委副书记刘渊、副院长李建华及教师代表,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副院长邹庆华、副书记黎同柏、教研办主任余敬参加了签约仪式。此次考察交流期间,海南医科大学马院一行还参与了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重大招标项目“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研究”开题报告会和该院AI思政建设论证会,考察了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四川大学博物馆等,并与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教师开展了深入交流。此次合作标志着我院与国家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启跨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注入新动能。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服务国家战略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其“理实融合”课程体系与数字化转型实践成果显著。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作为海南自贸港唯一的医药类本科院校马院,同时也是海南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肩负着培养兼具医学专业素养与思想政治觉悟的复合型人才使命。双方将围绕课程共建、师资共育、资源共享等方向深化合作,探索“医学+思政”特色育人模式。
共建重点:破解学科建设与师资发展难题
根据协议,两院将聚焦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的改革需求,通过“骨干教师培养”“科研协同”等机制,推动四川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向海南流动。例如,四川大学将依托其国家级科研平台,为海南医科大学教师提供课题联合申报、学术交流等支持。
AI赋能:打造跨区域协同育人平台
双方计划借鉴四川大学AI思政平台等数字化资源共建经验,联合整合优质课程、教学案例及科研成果,推动两地师生“云端”互动研讨。此外,海南医科大学将引入四川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成熟模式,探索“虚拟仿真+医学人文”融合课堂,助力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
此次合作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的创新实践。此次川琼马院结对共建,不仅是跨区域教育资源协同的创新尝试,更是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门办院、协同创新”的生动缩影。随着合作协议的落地,两地将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形成“共谋、共建、共享”新格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
(文/余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