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协同育新人 共建思政实践新平台​​ ​​——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省级“大思政课”基地揭牌​​​

发布日期:2025-05-20    浏览次数:

校地协同育新人 共建思政实践新平台

——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省级“大思政课”基地揭牌


   2025年5月14日,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省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在试验区隆重举行。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党总支副书记黎同柏受邀出席活动并致辞,与海南大学、试验区管理局代表共同签署合作协议,见证基地揭牌。此次合作标志着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在深化“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服务海南自贸港教育创新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作为海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联盟(海南大学)的支持单位,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积极参与该区域联盟结对的“省域发展教育”类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工作并重点对接海南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五指山市毛纳村等两家实践教学基地。此次试验区省级基地的揭牌,是落实海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校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协同育人的通知》要求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校地联动、资源共享,打造具有自贸港特色的思政育人品牌。

揭牌仪式上,试验区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阳表示,试验区作为海南自贸港唯一以教育对外开放为核心使命的重点园区,将以基地建设为契机,与海南医科大学、海南大学等高校携手,构建“区域协同、纵横贯通”的实践育人体系,为青年学子提供感知时代、锤炼本领的鲜活课堂。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蔡文举强调,未来将深化三方合作,推动思政课程与试验区教育资源深度融合,助力学生“读懂中国、服务海南”。



黎同柏在致辞中强调,试验区作为海南教育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其创新实践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鲜活素材。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深挖育人内涵,依托试验区国际化平台,系统梳理其在教育强国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领域的实践成果,推动思政课程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二是强化协同共建,与海南大学、试验区深化合作,系统转化优质思政资源,构建贯通大中小学的育人体系,形成纵向衔接、横向协同的教育生态推动思政理论教学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三是创新育人模式,加强实践基地为纽带的科研合作,凝练可复制推广的育人经验,打造具有自贸港特色的思政品牌。




签约仪式现场,黎同柏代表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与试验区管理局、海南大学签署三方合作协议,明确在课程共建、师资共育、课题共研等领域深化合作。随后,三方共同为海南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标志着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未来,学院将不仅聚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还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师生赴基地开展调研、实践教学和主题党日活动,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

此次揭牌是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的关键行动。学院将以基地为纽带,持续深化“大思政课”改革创新,为构建海南自贸港“红绿蓝”特色思政育人体系贡献医大智慧

撰稿:黎同柏;一审:田雨;二审:王身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