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喜报

发布日期:2025-09-13    浏览次数:

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喜报


“双喜临门”!我院姜克银教授、徐海波博士分获省重大理论工程课题及南海新星人才项目。

近日,海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项课题、海南省南海新星项目哲学社科人才评选结果相继揭晓。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姜克银教授、徐海波老师双双斩获重要科研与人才荣誉,标志着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育进入新发展阶段。

喜报一:姜克银教授中标2025年海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项课题

姜克银教授《我国面向南海周边主要国家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构建实证研究》,成功中标2025年海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项课题。该课题项目旨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区域的深化研究与创新实践,本次全省仅有14个单位/个人获立项支持,竞争激烈、遴选严格。姜克银教授所申报的课题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内涵,更能够为海南省推进国家战略建言献策,提供重要的学理支撑和决策参考。此次中标彰显出我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已初步形成特色方向与学术影响力,对提升学院在省内社科领域的地位、强化学科话语权具有里程碑意义。



喜报二:徐海波博士荣获第二批海南省南海新星项目哲学社科人才称号

徐海波博士《海南自贸港新型隐性腐败治理研究》成功入选第二批海南省南海新星项目哲学社科人才计划。该人才项目着眼于发掘和培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未来领军人物,本次全省仅有8人入选。徐海波老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等方向已形成较扎实的研究积累与创新成果,其入选不仅是对个人学术潜力的高度认可,也反映我院青年教师在科研攀登与理论创新方面已具备显著竞争力。该项目支持将极大助推其科研成长与学术影响力提升,并为学院构建高水平青年学术梯队注入核心动力。



这两项突破,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学院近年来强化科研组织、聚焦学科特色、注重梯队建设的成果体现,为我院未来申报更高层次科研平台与人才项目奠定坚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具有热带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高水平医科大学,培养让人民放心托付健康乃至生命的优秀医生和医学科学家的根本任务,积极落实学校各项改革举措,秉持“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的理念,不断推进学院的高质量发展,由外延拓展式发展转身内涵式发展,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引领,以服务自贸港建设为己任,持续优化科研激励机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海南自贸港发展实践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高校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贡献“海医马院”力量。

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9月13日

(图/文:田雨;一审:余敬;二审:周书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