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工作 >> 正文

中医学专业认证应知应会(十三)

日期: 2025-09-19信息来源:


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相关问题--认证什么

1.专业认证工作考察重点有哪些?

(1)注重教育理念更新;

(2)注重办学宗旨与培养目标的定位;

(3)注重毕业生知识与能力的评价;

(4)注重专业课程体系与改革的评价;

(5)注重专业建设各利益方的参与。

2.认证所贯彻的现代医学教育理念是什么?

(1)教育模式上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student-centred learning);

(2)课程体系上强调基础与临床的课程整合(integrated curriculum);

(3)教学方法上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探究式、研讨式课堂教学改革;

(4)考试方法上实行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

(5)教育技术上推行基于web的网络学习(web-basede-

learning)。

3.注重办学宗旨与培养目标的定位主要是指什么?

(1)专业认证要求我们必须明确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 深入研究宗旨及目标的内涵, 具体地列出对学生在知识、能力、职业态度及行为方面的培养要求;

(2)培养目标要注意三个符合度:①学校确定的目标与社会的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要相符;②学校的实际工作状态与学校确定的目标要相符;③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学校确定的目标要相符。

4.注重毕业生知识与能力的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1)注重考察毕业生中医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中医学临床基础的经典理论与知识,临床诊疗知识和中医“治未病”等预防医学、循证医学知识及中医康复知识;

(2)注重考察毕业生运用中医理论和技能全面、系统、正确地进行病情诊察、规范地采集病史和书写病历的能力, 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辨证论治的能力, 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5.注重专业课程体系与改革的评价主要内容是什么?

(1)注重课程体系的评价, 要求中医学专业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 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不断改革教学模式;

(2)注重科学制定课程计划、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应用先进教学方法、客观评定学生成绩等内容, 注重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临床实践教学等教学常态的评价。

6.《标准》中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与基本要求的保证标准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体现加强基础、提高能力、注重素质、发展个性的原则。

(3)适应医药卫生与健康及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国家对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瞄准医学科学发展的前沿,及时进行修订与调整。

(4)阐明为达成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所设计的课程体系,包括毕业要求的实现路径、课程设置模块及主要内容、拟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考核与评价、课程的先行后续关系等。确保课程体系的关联性和整体性。

(5)将劳动教育、美育和体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明确其主要依托课程,在日常管理、专业教育、社会实践等有机融入相关内容。

(6)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保证学生具有学习的自主权与选择权。

(7)具有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并及时修订,使学生广泛知晓。

7.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临床技能学、内科学共15门

8.学生支持与咨询服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学校和医学院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学业咨询与支持体系,对学生学习、生活、勤工助学、就业等方面提供必需的支持服务,并建立了困难学生入学绿色通道。学校建立有效的心理咨询体系,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业指导和咨询、职业指导和规划:支持学生依法成立学生社团和学生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确保学生代表能够参与校园管理:在医学院相关委员会、团体中设立学生代表并发挥一定作用。学校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由学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中医学院共同形成了涵盖学业、就业、心理、职业规划、资助等核心内容的支持与服务体系。中医学院以党委为主体,设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团委,有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各1名,共配备6名辅导员。每学生班级均设有班主任1名,班主任均为中医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以学业为主的综合指导。同时,学院党委重视学生心理工作,学院有辅导员老师兼任心理指导老师,各班级均设置心理委员岗位,负责收集和反馈班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

学校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目的,实施由教务处、学生工作部、中医学院协同开展的校、院两级学业咨询与支持体系。服务内容包括学业规划咨询、课程选修咨询和学习方法指导等方面。学生学业规划咨询服务贯穿学生在校全过程,低年级以适应引导为主,中期以学业发展为主,高年级以职业准备为主。

(一)低年级阶段:在新生入学前,学校通过新生入学指南、学生手册、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学校校史、学籍管理规定以及安全等相关内容。入学后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在志存高远中笃定矢志报国的人生航标。学生工作部、中医学院通过讲座、辅导、座谈等方式开展个性化新生入学教育,包括思想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教学模式等,使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科学规划学习生涯。大一年级设置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必修课程,指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同时,开设中医学导论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中医、增进职业认同。

(二)学业中期:学生进入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学习阶段,最主要的学业需求是获得学习方法指导和取得学习资源支持。学校通过聘任班主任,开放共享图书和文献资源、引入“雨课堂”互动平台、建设题库和案例库等资源支持学生学习。学校大力推进学业导师队伍建设,要求专任教师兼任本科生班导师,构建以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导师队伍,并将教师指导学生工作量纳入教师职称聘任条件以及年终绩效考核条件,激发教师工作主动积极性,为学生学业规划与个人成长提供保障与服务。

(三)高年级阶段:中医学专业学生在临床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学业学习阶段,各实践基地按照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同时,学院领导、班主任、辅导员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保持沟通,提供就业、继续教育、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心理指导等诸多支持,促进学生发展。

学校通过完善就业信息网、开通“海医就业驿站”微信公众号,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线上就业指导途径:每年举办中医卫生类人才招聘会:学校领导、中医学院书记、院长积极组织走访用人单位,充分发挥校友帮扶与推荐作用,拓宽就业渠道。近5年,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