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与成果 >> 正文

关键一步:我校牵头制定海南金边蚂蟥4项国家级标准

日期: 2025-10-17信息来源:

近日,我校黎医药产业学院牵头制定的海南金边蚂蟥4个国家级团体标准由中国民族医药协会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校在海南特色黎医药资源——金边蚂蟥在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上迈出关键一步。

此次发布的海南金边蚂蟥4个国家级团体标准分别为:《海南金边蚂蟥(菲牛蛭)医用养殖标准》(T/CEMA 040-2025)、《医用海南金边蚂蟥(菲牛蛭)活体检测规范》(T/CEMA 041-2025)、《黎医特色海南金边蚂蟥(菲牛蛭)活体外用治疗室建设标准》(T/CEMA 042-2025)、《药用海南金边蚂蟥(菲牛蛭)养殖操作规范》(T/CEMA 043-2025)。

据了解,黎医药产业学院围绕海南金边蚂蟥(菲牛蛭)共规划了六大标准体系。除近期发布的四项外,还包括2024年已实施的《黎医特色海南金边蚂蟥(菲牛蛭)活体外用疗法操作规范》(T/CEMA008-2024),以及已完成制定、正由省药监局复核的《海南菲牛蛭(海南金边蚂蟥)药材标准》,该标准预计于年内发布。

患者在接受金边蚂蟥外用(放血)治疗

通过牵头以上6项标准的研究制定与发布,我校将《中国动物志》记载的、以海南为标准采集地的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金边蚂蟥(菲牛蛭)从一个野生在田间地头的小虫子,变成了一种治疗关节疼痛(如痛风、类风湿)、治疗泛血管血栓疾病(如冠心病、颈动脉斑块、下肢动脉闭塞症、糖尿病足)的独特治疗方式和有效的药物,形成“海南金边蚂蟥(菲牛蛭)活体外用+冻干饮片内服”特色医疗模式。目前该模式已在白沙、东方、保亭3个黎族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开展试点。

医生用海南特色黎医药资源——金边蚂蟥为患者治病

该医疗模式专攻“老痛堵”等病症,临床治疗主要针对老风湿、老寒腿、痛风、老淤血、血脉不通、静脉曲张,以及筋膜炎、富贵包等多种疾病,为发展黎医药与中医药的提质增效做出切实的贡献。

黎医药产业学院自2025年1月24日获批立项建设以来,始终面向黎医药传承和发展需要、面向患者对黎医药的临床需要、面向黎医药产业的发展需要,专注于黎医药的教学(深化产教融合)、科研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目前“海南菲牛蛭疗效研究及产学研医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在进行产业化转化推广,“菲牛蛭产学研示范项目”白沙中心试验室已建设完成。未来,我校黎医药产业学院将加大黎医药的科研及转化力度,进一步推动我省黎医药事业健康有序蓬勃发展,做到事业、产业发展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