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中医学专业认证应知应会(八)中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办学标准问答(教师)

日期: 2025-09-06信息来源:


一、专家实地考查主要内容是什么?

(1)考查教学条件(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等硬件设施、临床教学基地(直属、非直属);

(2)检查近期学生试卷(含平时试卷)、实验报告、实习报告、作业等;

(3)观摩课堂教学、实验、实习、学生课外活动;

(4)测试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5)考查其他能反映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现场和实物。

(6)召开座谈会(至少8场)。包括在校学生、毕业生、教师、学校领导、有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及院(系)行政、学术、课程负责人等,必要时还需会晤用人单位的相关负责人。

二、会晤院(系)行政、学术、课程负责人的主要内容?

(1)培养定位、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的制订与实施,课程安排、专业特色及适应性;

(2)院(部)为专业教育教学活动所创造的环境;

(3)师资结构及师资建设情况。

三、会晤教师的主要内容?

(1)了解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认知度;

(2)了解教学状况、教师素质、教书育人、课程设置、课程组织、教材使用等情况;

(3)征求参加座谈教师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看法和意见;

(4)了解参加座谈教师是否理解所讲授课程在专业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四、专家组考查教学条件及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1)通过与有关工作人员座谈或巡查等方法,了解学校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室、资料室、教室以及设施更新、学生使用(设施的利用率)等情况;

(2)查阅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教学档案、教学文件是否齐全,并对照检查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与实施效果。

五、专家组考查授课的主要内容?

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是本科生教育的重要方面,专家将重点对课堂及其教学实际效果进行考查。为了保证考查的结果能够准确的反映实际教学情况,将随机抽查一些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实验课程的真实授课情况,特别注意对核心课程授课情况的考查,并在听课后及时通过学生了解其实际授课效果。

六、教研室准备什么?

(1)加强教研室建设:教学计划、大纲、教案、讲稿、教材、课件(含网上资源)、师资建设(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训、进修)、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专题材料(项目、举措、受益面、成效)、教学管理(文件、内部管理机制);

(2)注重教师的授课水平与质量;

(3)注意课程考试改革:学生成绩由终结性评价转为形成性评价;实验报告、课程小结、学生座谈会纪要及调控结果等材料。

(4)考试结果分析与运用:考试试卷及分析(含调控结果的评述)

(5)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学评估、教学效果、教学法活动等;

七、教师准备什么?

(1)整理教学资料:准备好教案、讲稿、课件;

(2)按规范上好课:严格按照学校教学研究与质控中心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上好每一堂课;

(3)改革与实践总结:总结形成性评价、教学方法等经验;

(4)做好座谈会准备:各课程支持培养目标实现的思考。

八.教师聘任与遴选政策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1.制定和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确保师资适应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需求。

2.根据学校的目标定位、办学规模和教学模式,配备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具有教学资质的教师队伍,尤其要确保足够数量具有医学背景的专任教师讲授生物与基础医学相关内容。

3.聘任教师时应设定其职责范围,并确保职责范围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的比例与平衡。

4.阐明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业绩标准,定期对教师的业绩进行评价。

5.有相应的机制保证教学业绩的评价结果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等环节发挥作用。

6.有相应的机制保证非医学背景教师了解医学相关知识。

九、教师聘任与遴选政策的发展标准是什么?

答:1.在制定教师的聘任政策时考虑学校办学宗旨、改革与发展的需求。

2.在制定教师的聘任政策时考虑人员经费和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以利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均衡发展。

3.有相应的机制保证临床教师参与生物与基础医学教学。

十、教师聘任及遴选政策要确保哪些?

答:确保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生物医学基础专业人员、行为与社会科学专业人员以及临床医生参与完成课程计划规定的授课任务。

十一、被聘任教师所必须具有的教学资质是什么?

答: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与其学术等级相称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能够承担相应的课程和规定的教学任务,并得到相关教育部门的认可。非医学教育背景教师对医学教育应有所了解。

十二、教师的业绩标准衡量的依据是什么?

答:可以依据教师资质、专业经验、教学奖励、科研成果、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方面衡量。

十三、教师活动与教师发展政策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制定教师培训、晋升、支持和评价等政策并能有效实施,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这些政策应当:

1.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

2.认可和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

3.鼓励教师将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

4.保证教师有直接参与课程计划和教育管理决策制订的途径;

5.促进教师交流;

6.使教师具备并保持胜任教学工作的能力,鼓励教学创新;

7.促进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平衡。

十四、教师活动与教师发展政策的发展标准是什么?

答:1.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制定医学教师发展规划,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2.建立教师参与管理和政策制定的机制。

3.有相应的政策保证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平衡。

4.保证教师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有充分的了解。

5.有相应的机制保证承担教学任务的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特别是生物与基础医学教师和临床医学教师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十五、教师发展应强调什么?

答: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为教师提供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培训,以及咨询、指导、技术支持与反馈。

十六、教师对课程计划应有充分的了解,包括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包括全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与评价方式,从而促进学科间的合作和整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学习指导。

十七、教师的交流包括哪些?

答:教师的交流应包括教师在本学科领域内、学科领域间的交流,重视临床医学、生物与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师间的沟通交流,支持教师参加教学相关学术会议。

十八、胜任教学工作的能力的表现是什么?

答:胜任教学工作的能力表现为能够适应学校的教育目标,遵守教学的基本原则,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和学生成绩评定方式。

十九、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平衡是指什么?

答:教师合理安排相关工作的时间,社会服务职能包括卫生保健系统中的临床服务、学生指导、行政管理及其他社会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