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TEACHING AND RESEARCH

我校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结动员会 全面部署新周期科研攻关任务

2025-09-26
作者:吴秀丽 编辑:吴京京 供稿: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审核:邓可颂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25-09-26

为系统总结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与立项成效,科学部署2026年度申报工作,激发全校科研人员的申报积极性,力争实现立项新突破,我校于9月22日下午举行“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通报暨2026年度申报动员大会”。会议特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获得者(原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昆明医科大学陈策实教授进行专题报告。

陈策实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策略与经验分享”为题,结合主持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丰富经验,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宗旨定位与近年政策动态,系统梳理了国自然申报的全流程与关键环节以及战略意义并提出了项目申报书撰写建议。他强调,科学问题应源于临床实践、兼具重要性与创新性,并特别鼓励科研人员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尽早启动申报准备,通过反复打磨文本、多方征询专家意见,不断优化研究设计,切实提升标书质量与学术竞争力。整场报告内容翔实、见解深刻,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副校长邹卫国在讲话中对陈策实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在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量与立项数量上均实现显著增长,项目结构持续优化,中青年博士成为立项主力,整体呈现从“依赖地区基金”向“重点突出、人才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型的良好态势;但附属医院在科研支撑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进一步强化科研职能。

他表示,2026年度申报工作要遵循“早启动、强干预、重质量”的基本原则,构建“预研-培育-申报”全链条支持体系。他要求部署五项核心举措:一是强化科研平台建设,明确平台使用与成果产出标准;二是梳理并聚焦优势学科,实现资源集中投放;三是扩大对外学术交流,积极引入顶尖专家指导;四是强化科室主任的科研引领责任;五是全面推广“一对一”专家指导模式,着力提升标书质量。



党委副书记马志健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各二级学院、附属医院负责人、科研管理人员、博士及高级职称人员以及线上参会者共计约450人参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