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法融合,共育新医科复合型人才
——我院再添两家重要实践教学基地
2024年4月1日,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院长周书俊、党总支书记王身坚、副书记黎同柏率领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和人文医学教研室的部分教师赴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海南泽坤律师事务所,分别同两家单位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并举行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此次合作旨在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形式,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特别是推动医学与法学交叉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
一、院校协同创新,共研医疗纠纷治理
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出席签约和挂牌仪式的有党组书记、院长陈云峰,副院长林宏业,审判专职委员李佳,医疗纠纷法庭负责人赵庆春及部分法官代表,座谈会由林宏业副院长主持。陈云峰书记对海医马院领导、老师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美兰法院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他提出希望以后能够搭建高效的双向互动机制,加快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教学的协同运行模式。通过制度化、常态化交流,促进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有机结合、融合并进,共同产出一批既能彰显海医马院优势,又能体现美兰法院医疗纠纷审判特色的工作成果。
王身坚书记从海南医科大学历史、办学特色、研究成果等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建设发展情况,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加强沟通联系,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合作重点,共同探索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打造更具规模、更优品牌、更大效应的“法院+高校”合作新模式。周书俊院长详细介绍了海医马院的历史沿革、基本情况、未来展望,指出此次院校共建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化党建引领,以高素质人才促推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希望今后要深化实践教学合作,共建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际案件办理的机会。后续邀请美兰法院资深法官到海医开展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和法治素养。黎同柏副书记表示对双方的合作充满期待,希望能够尽快落实双方合作协议,让学生尽快享受到双方合作成果。
二、律所高校联动,赋能医学法治实践
海南泽坤律师事务所出席签约和挂牌仪式的有主任张敏、执行主任张礼及律师代表。座谈会伊始,张敏主任代表海南泽坤律师事务所对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深入介绍了律所的特色、取得成就,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不断拓宽合作渠道,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交流合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周书俊院长和王身坚书记对律所的邀请和接待表示感谢。周书俊院长介绍了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平台等方面情况。他指出,学院将以此次签约授牌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泽坤律师事务所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探索多元化合作方式,深化海医马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拓展学术交流、学生实习等领域合作,携手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三、实践教学基地矩阵渐成,塑造海医全新育人格局
在各方代表的见证下,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与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海南泽坤律师事务所分别签署了《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书》,并完成了实践教学基地的挂牌工作。据统计,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已经挂牌的实践教学基地有: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史志馆、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海南海药集团、海南省府城强制隔离戒毒所、海南省安宁医院、海南省图书馆、海口市琼山区社会福利院、海南爱至家养老护理院、海南省人类生命科技馆、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等,加上本次挂牌的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和海南泽坤律师事务所,实践教学基地总数近20个。
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作为落实思政教育的主体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好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积极融合、坚持校内活动和校外实践相结合,坚持大思政理念,“四位一体”系统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发展,丰富拓展“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着力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和水平,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撰稿:余敬;一审:田雨;二审:黎同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