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前沿”周末大讲堂之二】 500师生共话文化强国 ——“时政前沿”周末大讲堂解码“何以中国 潮向未来”

发布日期:2025-04-09    浏览次数:

【“时政前沿”周末大讲堂之二】

500师生共话文化强国

——“时政前沿”周末大讲堂解码“何以中国 潮向未来”

4月6日晚,海南医科大学“时政前沿”周末大讲堂第二期在学校图书馆立德厅如约开讲。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徐海波博士以“文化自信如何‘潮’起来”为题,为全校500余名师生带来一场思想与文化的深度对话。讲座由大讲堂负责人黎同柏主持,现场学生专注度很高,反响积极。



首先,讲座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和春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引出“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密码。徐海波博士结合2024年文化领域标志性事件,阐释了文化自信的时代内涵。他指出,北京中轴线的“左右对称”与“一贯到底”体现中华文明的空间秩序智慧,春节习俗的传承创新彰显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二者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围绕“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意义”,徐海波博士从四大维度展开论述:一是使命担当,中华文明作为唯一未中断的古老文明,其复兴是现代化进程的精神支撑;二是全球贡献,以文明对话破解“冲突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是守正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结合”,激活文化生命力;四是青年责任,新时代青年需成为文化传承的“弄潮儿”,让传统文化“破圈”“出彩”。关于新时代文化强国的伟大成就,徐海波博士通过剖析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全球巡演、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文化出海等典型案例,生动解读新时代文化建设三大成就:博物馆热、演唱会经济、微短剧爆发体现群众文化获得感;文物活化利用与数字技术融合,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同频共振。

最后,针对文化强国的建设路径,他强调“五个坚持”:守正创新激发文化主体性、数字赋能培育新业态、人民中心优化服务供给、双创发展赓续文脉、国际传播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并呼吁青年学子“以青春之我创文化之繁荣”。



在20分钟问答环节,师生围绕文化与文明的辩证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民族文化主体性建设路径等展开探讨。现场学生纷纷表示,讲座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青年语境。

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品牌,“时政前沿”周末大讲堂持续聚焦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本次讲座纳入《形势与政策》课程学分体系,通过解读文化强国建设的海南实践与青年担当,为医学生厚植人文情怀、强化使命意识注入新动能。据悉,第三期大讲堂将围绕“如何看懂大国博弈?——新时期中美竞合的危与机”展开,持续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育人平台。

(撰稿:黎同柏;图:刘欢;一审:田雨;二审:王身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