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前沿”周末大讲堂第四期】
肖路副处长权威解析海南自贸港建设新图景
2025年4月18日晚,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主办的“时政前沿”周末大讲堂第四期在学校立德厅(国际报告厅)开讲。中共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改革和制度创新处副处长肖路应邀作题为《封关元年:海南自贸港的机遇、挑战与未来图景》的专题报告,吸引了全校600余名师生及社会人士现场聆听。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王身坚全程参与,副书记黎同柏主持讲座。


黎同柏在开场致辞中指出:“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元年,我们将共同见证这一国家战略级蓝图从规划迈向现实。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我们需要思考: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自贸港封关将如何重塑海南的发展格局?又将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人生规划带来哪些深远影响?”他呼吁在场师生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深入理解自贸港建设的战略意义,把握时代机遇。


在讲座中,肖路副处长立足海南自贸港政策设计者的独特视角,以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紧扣《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核心框架,系统解析自贸港建设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践的全链条逻辑。他以“五个战略坐标”为脉络层层推进: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政治宣言,到“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制度创新密码;从对标国际一流自贸港的功能衔接方案,到“封关运作百日攻坚”的路线图与风险防火墙;在阐释“统筹开放节奏与安全底线”的辩证法则时,更通过洋浦保税油加注、博鳌乐城医疗技术“白名单”等试点成果,具象化展现了自贸港建设如何在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破浪前行。这种既有政治高度又具实践穿透力的解读,让在场师生深切感受到自贸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量。
针对大学生群体,肖路特别强调自贸港建设带来的职业机遇:“零关税政策将催生跨境贸易、国际物流等新兴领域;医疗健康、数字经济等产业升级将创造大量高附加值岗位。青年学子应主动提升国际化视野与专业能力,在自贸港建设中找准人生坐标。”他还通过免税购物升级、加工增值政策红利等生动案例,描绘了封关后海南的“超级接口”功能,引发听众强烈共鸣。
在20分钟的问答环节中,聚焦时代和地缘挑战展开深度互动。现场听众围绕“美国挑起关税战对海南自贸港的影响”“在海南自身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海南自贸港除了税收优势外,我们靠什么优势来吸引外资?”“海南自贸港封关的海关风险如何防范?”等热点问题踊跃提问,肖路结合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案例,深入浅出地解答了师生关切,现场气氛活跃。
“时政前沿”周末大讲堂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深化“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大讲堂立足时代前沿,赋能青年成长,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与政策设计者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更通过学分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战略。本次讲座的主题就是把脉大学生关切,聚焦自贸港封关运作倒计时的历史性时刻而做出的适时安排。参会学生纷纷表示,讲座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实际”,帮助自己明晰了职业规划方向。
(撰稿:黎同柏;图:李美婧)
(一审:田雨;二审:王身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