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百名师生赴东坡书院、临高角开展实践研修活动
今年是海南解放75周年,也是苏东坡渡琼928周年。为了重温解放海南的壮丽史诗,传承海南革命文化、赓续琼崖红色血脉、感悟千年文脉,激励全院师生牢记初心使命,坚定扛起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责任与担当,2025年4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组织师生赴儋州东坡书院与临高角解放公园开展实践研修活动。活动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黎同柏主持,学院党总支书记王身坚、部分教师代表及西英格兰学院2024级影像技术、护理和康复专业学生近百人参与。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东坡文化与海南红色革命历史,深化师生对海南革命史和本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厚植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寻东坡遗风:感悟千年文脉,赓续文化自信
上午,师生首站抵达儋州东坡书院。研修活动在景区门口的开幕致辞中拉开序幕,学院党总支书记王身坚强调:“东坡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希望老师同学们通过实践体悟苏轼‘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豁达胸襟和对海南的深厚感情,汲取文化自信的精神滋养。”在专业讲解员带领下,师生依次参观书院主殿“载酒堂”、钦帅堂等历史建筑,聆听苏轼贬谪海南期间创办州学、推广农耕技术、与黎民共处的故事。参观结束后,师生齐聚苏轼铜像前,教师代表陈娇声情并茂地朗诵《别海南黎民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等经典诗词,演绎诗词的韵律和意境之美,师生报以热烈掌声。随后,西英格兰学院影像技术专业程煜坤、护理专业王北芳、康复专业张馨日联袂登台,角逐“诵读苏轼名篇擂台赛”,通过声情并茂的演绎展现东坡诗词的魅力。经现场评审,三人分获奖项,学院教师为其颁发实践奖学金和奖品。





忆峥嵘岁月:追寻红色足迹,熔铸信仰之魂
下午,师生转赴临高角解放公园研修。在解放海南临高角登陆纪念馆内,讲解员通过珍贵史料与影像,生动还原1950年解放军以木帆船强渡琼州海峡、创造“小木船战胜铁甲舰”战争奇迹的壮烈历史。随后,全体师生移步“热血丰碑”渡海英雄纪念雕像前,蒋红艳、邓少柳两位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带领师生穿越时空,重温“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史诗与木帆船破浪强渡的渡海战役壮举。活动中,教师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回荡于纪念碑上空,激荡起赓续红色血脉的使命共鸣。现场还开展了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有奖竞答,学生踊跃抢答,在问答中围绕东坡文化、海南解放战役、琼崖纵队等主题展开思维碰撞,深化了历史认知。






践知行合一: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
此次实践研修将东坡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琼崖革命的红色基因有机融合,是一堂“行走的思政大课”。参与老师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考察与沉浸式学习,不仅加深了对海南历史脉络的理解,更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的信念,大家决心以史为鉴、以文铸魂,将今日所学转化为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智慧和力量。
此次实践研修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深化思政课程改革、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的创新实践。未来,学院将持续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以多元化实践教学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为培养新时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才继续贡献力量。
(撰稿:黎同柏;摄影:郭健;一审:田雨;二审:王身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