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学院新闻 首页»

凝聚共识 共绘蓝图:海南医科大学药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暨药学前沿论坛圆满落幕


2025年10月18-19日,由海南医科大学药学院筹办的“海南医科大学药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暨药学前沿论坛”在海南医科大学立德厅顺利举行。本次盛会由海南医科大学药学院主办,汇聚了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围绕“前沿生物技术助力药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主题,通过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报告和深度圆桌研讨,分享了前沿成果,碰撞了思想火花,为我校药学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贤毕至,共襄学术盛宴

会议于10月18日正式开幕,海南医科大学药学院吴军教授主持开幕式。在为期两天的紧凑议程中,与会专家们奉献了二十余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内容覆盖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药学前沿领域。
01聚焦前沿,揭示疾病新机制与新靶点

论坛报告紧密围绕药学前沿科学问题展开。四川大学邵振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阳怀宇教授分别就“受体药理学”与“靶向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分享了药物发现的新视角;复旦大学周璐教授则从“小分子代谢物的调控”角度探讨了代谢调控与疾病治疗的新机遇。在重大疾病机理研究方面,中南大学胡长平教授报告了LOX-1驱动肝纤维化的新机制,哈尔滨医科大学梁海海教授则深入阐述了肺纤维化的发病机理与干预策略。

02技术创新,驱动药物研发新范式

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的报告展现了药物研发的强大驱动力。上海药物所陈小华教授介绍了“分子胶降解剂”这一新兴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山东大学展鹏教授分享了新技术如何赋能“抗病毒药物化学”研究;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倪峰副总经理则从产业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工程化技术加速创新药的成果转化与落地。

03交叉融合,拓展学科发展新边界

会议报告充分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广东医科大学申丽教授带来的“红树植物天然产物研究”展现了天然药物资源的巨大潜力;复旦大学罗敏教授探讨了“细胞表面互作与肿瘤免疫”的关联;海军军医大学王敏君教授则提出了靶向肝间皮细胞的纤维化治疗新策略。这些报告为药学学科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跨领域的思路。

04立足临床,衔接基础研究与转化应用

多位专家的报告强调了临床需求导向。浙江大学应美丹教授分享了神经母细胞瘤的新靶点发现与创新药物研究;南开大学张泉教授报告了“临床导向的抗肿瘤天然药物化学”工作;中国医科大学魏敏杰教授则揭示了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表观调控新模式,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凝聚智慧,共谋学科发展

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是于18日下午举行的“学科建设圆桌会议”。在吴军院长的主持下,申丽、阳怀宇、倪峰、程建军、王永辉、应美丹、王敏君、罗敏、张海涛、张泉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药学学科发展方向、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平台构建、以及如何突出海南“热带特色”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为海南医科大学药学院凝练学科特色、规划未来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建议。



圆满闭幕,开启新征程

19日中午,论坛在完成全部议程后举行闭幕式。闭幕式由卢伟强副院长主持,他指出本次会议既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也是一次凝聚发展共识的战略研讨,为我校药学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